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王晓华:律师是介于体制内外的一种正能量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成希   2014-04-11 14:15:54
内容摘要: 执业近30年,王晓华从兼职律师到专职律师,从“新手”到广州市律师协会执行会长,从广东省政协委员到政协常委,从普通律师到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及法律咨询专家,角色转变,但他始终未曾中止过对法治的追求,他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法制进步,律师有责!”
  在2014年年初公布的2013广州天河区创新领军人才名单中,王晓华尤为显眼——他是荣获该称号的唯一律师。

  35年前,王晓华高考后被录取到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经专业,与律师梦失之交臂;如今,王晓华已成为拥有200多名资深律师和专家学者的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带领着他的团队继续攀登高峰。回首走过的路,王晓华感叹:“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梦想!只要坚定信念,终将到达理想彼岸!”

  律师之梦:工作后转行终圆梦

  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王晓华考入湖北财经学院,但并没有被心仪的法律专业录取,王晓华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与忧郁。

  恰在此时,中国爆发了一场“人为什么活着”的人生观大讨论。王晓华靠摆地摊和乞讨跑了半个中国去寻找答案,最后被上海市公安局收容遣送回武汉……毕业前一年,他想通了:“生活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对你笑”。这句话从此成为王晓华未来人生的励志铭,他开始笑对人生,继续未完成的律师梦。

  1983年7月,王晓华被分配到广东民族学院任教。工作一年后,他又赴北京学习两年法律。为学到更多东西,他买了一辆单车,在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校来回穿梭听课。几年后又赴日本培训,再几年后,到武汉大学读研究生课程及赴英国留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王晓华顺利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开始了在广东对外经济律师事务所的兼职律师工作。其间,他接了不少专职律师不愿接的案子,尽管这些案件很小、很琐碎,甚至是在省外。王晓华当时是大学教师,每月拿着不高的固定工资,但他接案不计较报酬,提成积两三年也不去拿,纯粹是为累积经验。

  经过八年的积累,王晓华逐梦的脚步开始加快。1993年,他和朋友共同创办了广东广信律师事务所,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律所之梦:省内首用特殊普通合伙制

  2012年11月29日,广信与其他五家律所的优秀团队,合并为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王晓华任负责人。现全所员工近400人,律师216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100多人。2013年,全所创收超过1亿,初步实现了律所的规模化发展。

  广信君达采用特殊普通合伙形式,在省内属于首创和唯一一家。这一组织形式的选择,主要出于降低风险和保证公平。“普通合伙制下,律师事务所的所有风险、债务,合伙人都要负无限连带责任;特殊普通合伙制下,合伙人只对律所的普通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

  王晓华认为,这一组织形式,既有利于大胆对外投资,也有利于吸引人才,“律师要考虑自己的风险。对于特殊债务,你到别的律所去要负无限连带责任,我们则以出资额为限,只负有限责任,吸引力不言而喻。”

  “广信君达还有另一个优势,”王晓华介绍说,“我们是本土律所,有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我们没有不思进取,而是在不断探索怎样做强做大。”现在,事务所正在南宁、深圳、中山三家分所的基础上,快速布局北京、上海、香港、武汉、汕头及南沙、横琴等分所的成立。

  2009年,广信律所凭借自己的实力,成功被聘为广州亚组委亚残组委的唯一常年法律顾问,为这场盛会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服务,被亚组委和广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激情亚运,大爱动人”牌匾。

  此外,广信律所还曾获中宣部、司法部授予“全国法律服务行业文明服务窗口”称号,被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授予“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的荣誉称号。2013年,还获评“广东省企业维权顾问团顾问单位”、“最具影响力中国涉外百强律师事务所”等称号。

  律师角色:法制进步 律师有责

  从业多年,对“律师”这一角色,王晓华有自己的解读。在他看来,律师是特殊的商人,是介于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一种力量,一种正能量。

  自1987年从事律师工作以来,王晓华经办各类诉讼与非诉讼法律业务近千宗,为当事人避免或挽回数十亿元经济损失。现在,王晓华主要负责危机化解和证券方面的相关案件或项目。

  “危机化解是一个综合性的业务,包括刑事、婚姻、罢工、商事、国际、知识产权等方面,可能是出主意、谈判,可能是通过媒体曝光声援,不一定要去打官司。”而这种业务定位,正是取决于王晓华丰富的法律经验和社会资源。

  执业近30年,王晓华从兼职律师到专职律师,从“新手”到广州市律师协会执行会长,从广东省政协委员到政协常委,从普通律师到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及法律咨询专家,角色转变,但他始终未曾中止过对法治的追求,他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法制进步,律师有责!”

  王晓华崇尚法治,践行法治精神,对于现在人们经常提到的“死磕律师”,他也表示“我们应该允许他们讲话,这是一个法治社会应有的胸怀。”与此同时,王晓华也十分注重与政府保持良好关系,“律师如果要跟政府过不去,那就不要做律师了,去做学者。做律师就要按照律师的做法来做。”

  何为“律师的做法”?对此,王晓华解释道:“从世界范围来讲,律师也是商人。但在中国,律师不是纯粹的商人,律师要盈利,也要匡扶正义、承担社会责任,否则难以做大做强。律师不完全在体制外,是介于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一种力量,一种正能量。”

  身兼省政协常委的王晓华,还身体力行参与公益。他参与推动创办了“广东恤孤助学促进会”,八年来协助促进会募集资金五千多万元,帮助全省一万三千多名贫困儿童完成学业。同时他个人也资助了一部分因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孩子,圆了他们的读书梦。

  “做律师,很多人觉得就是正义的化身,但其实也并不完全是这样。但你抛开律师这个角色,更应该做更多给予人力量的事情。”王晓华如是说。

  执业环境:广东优于其他地区 广州发展潜力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目标,王晓华认为,律师行业,正是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广东地区的发展环境,也要优于其他地区。

  律师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业,是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大量企业来粤投资。而即使世界五百强来粤投资,也要聘请中国律师做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解决法律问题。

  对于广州地区律师执业环境,王晓华认为,自己被评为广州天河区创新领军人才,就“体现了天河区政府向打造CBD服务业高地迈出了重要一步,体现了一种政策取向——不光扶持大企业、房地产,还扶持包括现代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在内的各方面需扶持的行业和企业,这跟天河的定位、广州的定位和时代的定位相吻合。”

  目前,广州国际金融城正在建设。作为CBD的延伸,她是广州金融强市和总部经济之都定位的重要战略组成之一。王晓华相信,广州金融城的建成,及全国最佳营商环境城市桂冠的出炉,能给广州律师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广州的潜力很大!”

  对话

  宁肯少赚点钱也望建诚信体系

  南方日报:您的“律师梦”是因何而起?

  王晓华:当律师是我从小的志向。电影《风暴》中的施洋大律师,在反动军警面前慷慨陈词、大义凛然的形象,一直令我印象深刻。读本科的时候,我虽然读的是农经专业,但我常“混”进法律系听课。

  南方日报:从英国留学回来后,您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政协提出了“建立诚信社会、诚信体系”的提案,为什么这么做?

  王晓华:市场经济开放以后,经济类案件每年都在上涨,为什么?就是我们的诚信体系太弱了。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类案件多了,我们做民商案子的律师收入也会提高。但我宁肯少赚点钱,也希望能够建立诚信体系。

  南方日报:在公权的压力下,律师往往无法替辩护人保密,您怎么看?

  王晓华:我接触过多宗涉及经济合同类诈骗的案子,公安机关不仅要询问委托人,甚至还会找到律师。他们会要求我告诉他们委托人说了什么,公司账面在哪里等等。市场经济发展,就要建立法治体系。经济类案件多了,那么保护律师也就极为重要。好在现在国家明文规定,律师有责任保护委托人的机密。虽然步子慢了一点,但毕竟是进步。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