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80后”小伙的非遗传承梦

来源:南方日报  2015-10-19 17:43:54

  今年9月初,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宣布从央视辞职,转战创投领域,成为某基金合伙人。她发布长微博称:“生命的后半段,我想,重来一次。”引发了网络和职场的喧哗。自今年上半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走红以来,“任性”离职潮和“转型创业”成为今年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重新反思,期望通过创业实现人生梦想。


  许巍在《那一年》里唱到:“你曾拥有一些英雄的梦想,好像黑夜里面温暖的灯光,怎能没有了希望的力量,只能够挺胸勇往直前。”事实上,拥有“英雄的梦想”的人,绝不限于年轻人,而他们的创业之梦也并非仅仅为了物质财富而展开。

  近日,记者采访了“80后”小伙周奇,通过他的创业历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创意所激发的生命活力,也看到了“浪漫”背后的理性思考和艰辛努力。

  痴迷“文化之美”的土家族少年

  出生于1989年的周奇来自湖南常德的一个土家族聚居的小镇。小时候,活泼顽皮的他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常常钻到爷爷的书房里看书,“开始是抗日打仗的书,后来就对二十四史发生了兴趣,觉得《史记》里的故事特别有意思。”

  事实上,周奇出生于一个教师世家。爷爷教政治,姑姑教语文和数学,叔叔教历史,妈妈教语文,后来连表哥也成了地理老师。在家中浓郁知识氛围的熏陶下,周奇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日俱增。

  当知道自己是土家族的时候,周奇就本能地开始留心土家族的文化。看到湘西的土家族依然较好地保持着本民族服饰特色和一些风俗,周奇愈发感到“文化之美”所具有的强烈魅力。

  从西安工程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经过一番努力,周奇终于在2012年进入梦寐以求的中大,攻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研究生。两年的中大求学经历让他开始懂得,文化是一种崇高的信仰,但只有以细致严谨的态度、科学合理的方法去研究才能有所收获。导师曾教导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让他印象深刻。用周奇的话说,那两年,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积累得到了“井喷式的增长”,不仅获得了系统的学科训练,文化视野也随之豁然开朗。

  开学不久,周奇就跟老师一起参与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非遗项目。后来他又参与了广东省地方志编纂的工作,负责其中广州木雕部分的调研和编写,在此期间,他对广府文化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毕业后,周奇顺利进入一家大型国企工作。虽然待遇不错,也有很多增长见识的机会,但每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却令他有些厌倦。半年之后,他正式辞职,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团队。“我一直觉得,那是一个更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

  事实上,还没毕业的时候,周奇就开始不断地写有关非遗的“创业计划书”。工作期间,他认识了来自西安一家猎头公司的李总。李总曾当过老师,经商之后也一直有文化情怀,加上身边有朋友做非遗工作,他曾多次从西安飞来广州,考察非遗项目。

  经过接触和交流之后,有一天在车上,李总突然转过头对周奇说:“我觉得你的想法很好,你跟我合作吧,我们一起做一个文化公司。”两人当场一拍即合,决定由李总出资,由周奇组织和主导,共同创办一家非遗文化保护的公司。

  从今年1月公司注册开始,周奇迅速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专业团队。今年3月,周奇的团队帮助东莞清溪举办了一场“麒麟舞文化论坛”,邀请许多知名专家为麒麟舞的保护和推广建言献策。此外,他们还与广州市文化馆合作开展非遗调研工作,近期他们正在番禺考察传统“灰塑”,希望为广府传统建筑的保护探索出一条新路。

  “年青一代有保护传统的责任”

  目前,周奇的团队主要立足于广州本土非遗项目的建设,业务范围也慢慢向省外延伸。同时,他们还参与组织了一些文化节、地方旅游节一类的活动。近两个月,他们还参与了湖南郴州“傩文化”非遗保护项目的宣传片制作。

  因为是新成立的小微企业,在项目竞标中,周奇的团队也曾多次经历失败。“有时候一个月谈了十几单业务,最后成功的只有一两单。这些对团队士气的打击还是很严重的,我只能尽量鼓励大家,希望他们看到未来的前景。”

  对于创业的新公司,尤其是年轻人组成的小微企业,这太常见了。这对创业者的心理考验也很大。周奇能坚持、保持信心,完全是靠他对非遗文化的信念和热爱。他也记得,当他邀请一些师弟师妹加入时,对方常常因为薪酬不高而婉言谢绝,对此他也深表理解。“万事开头难,因为我们成立时间不长,刚开始,合作方可能会缺乏信任,怕我们经验不足,但我们会努力向他们证明,我们是非常专业的。”

  周奇的团队还有一个“非遗+科技”的创意设想,例如机器人唱粤曲。“这个领域是很有前景的,我们还在寻找与科技公司和有关专家合作的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奇的非遗文化公司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还有两名大学同学辞去了西安的工作,飞来广州加盟。“虽然现在我们的团队还只有10个人左右,但大家各有专长,包括项目规划、摄影摄像、田野考察、学术研究等。”周奇说,“不管每次竞标结果如何,我都告诉大家,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去准备,就算失败,也要看到为什么我们达不到别人的要求,我们和别的公司差距在什么地方。”

  然而,从研究生阶段全面接触非遗以来,周奇感受最深的还是一种危机感。“很多传统的技艺和传承人在飞快地消失。今年还看得到的某个项目,可能到了明年就看不到了。”

  让周奇记忆深刻的是广州木雕国家级传承人杨虾。杨师傅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曾参与制作了《宝鼎床》《九龙床》《大宝爋》等木雕精品。但如今这门技艺正面临失传危机,师徒相传的老路子已经不太奏效,年近八旬的杨虾现在只能教教儿女和女婿。而杨虾同为广州木雕传承人的哥哥杨广海已经在几年前去世。

  “传统工艺的精髓没有几十年的功底很难学到手。我想,要是哪一天老辈的手艺人都去世了,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人做得像他那样好了。”这种忧虑更坚定了周奇投身非遗保护事业的决心。

  当年和周奇一起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30个同学里,后来从事相关工作的也就10人左右,像周奇这样全身心投入的人是少数。但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对于文化传承更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年青一代的责任。古老的文化遗产只有先保存下来,未来才有继续发展的希望。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所做的非遗保护工作。”周奇说。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