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牛立志:肿瘤冷冻治疗6000余例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成希  2015-07-09 09:04:46
内容摘要:天河区连续2年评选创业创新领军人才、杰出人才、优秀人才,给予他们重奖,支持人才发展。并且通过支持以新一代孵化器、创新微空间为代表的平台建设,以及创新文化的培育等,力求从更多元的层面塑造更适宜人才发展的环境,从而提升天河对人才的吸引力,使天河在驱动发展战略中走在全国前列。

■编者按

牛立志,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国际冷冻中心首席专家,在冷冻治疗肿瘤方面成就突出。其治疗的病人年龄跨度从4岁小孩至94岁老人,从国外卫生部长、明星到普通百姓,牛立志以其精湛的技术被病人誉为“天下第一刀”。

牛立志14年在民营医院不懈坚守、锐意进取,完成肿瘤冷冻治疗6000余例,创世界最高例数;他完成不可切除性肝癌的冷冻治疗成果研究,并获得广东省科技奖二等奖;他受邀参加世界肺癌大会,成为首位登上国际肺癌学术会议演讲冷冻治疗的中国专家。天河区2014年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考察组认为,牛立志医术高超,是天河民营医院的代表人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初期:引入冷冻技术 成国内癌症治疗先锋

牛立志博士毕业以后就分配到南方医院,在胸外科工作了7年。当他看到专家徐克成创办了这个新型民营医院后,就毅然跳槽加入。牛立志说:“办私立医院的商人很多,但这个医院是专家徐克成来办的,他很注重学术,我去那里主要是想做一番事业。”

2002年初,牛立志来到了当时只是承包了新海医院肿瘤科的这家医院,担任肿瘤科主任。一年以后,因肿瘤治疗中心成绩显著,被广东省卫生厅审批升格为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牛立志说,创业最大的困难就是怎样发展自己的特色,复大是一家小型的民营肿瘤专科医院,投入小、起步晚。特别是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国有三甲医院众多,一个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都没有什么比较优势的民资医院要想杀出重围,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在牛立志看来,有影响力的医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在特色医疗的诸多要素中,最要紧的是技术。建院之初,复大肿瘤医院就把诊疗重点定为中晚期肿瘤病人。为此,该院把肿瘤冷冻消融技术当作“拳头产品”来打造。

该院刚引入冷冻技术的时候,冷冻治疗在国内还根本进不了肿瘤治疗“主流”。在复大医院,一些被“判了死刑”、几近绝望的肿瘤病人通过冷冻治疗,带瘤生存了几个月乃至数年。同时,该院也实现了冷冻治疗肿瘤例数世界第一,冷冻治疗中央型肺癌、心脏心包肿瘤和胰腺癌成功率名列前茅的华丽转身,并在2010年年底被卫生部授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复大医院现在拥有6台冷冻系统,在牛立志领导下,该院不仅提供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等常规治疗手段,还重点开展以冷冻消融(CRA)、肿瘤微血管介入(CMI)、联合免疫治疗(CIC)和个体化应用(P)为主导的“3C+P”治疗模式,使70%以上进展期癌症患者延续了生命;首创经皮冷冻胰腺癌,进展期患者一年生存率63%,不少患者已健存6年以上,并因此在日本、俄罗斯和奥地利多次获大奖。

发展:精湛技术吸引外国卫生部长也来看病

相对公立医院主要面对国内民众,复大医院的第二个选择是拓展海外市场,主要吸引国外病人前来治疗,以此提高中国医疗在国际上的地位。牛立志介绍,复大医院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中东地区、泰国和越南等都设有办事处。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通过社区讲座的形式介绍抗癌知识,同时也将复大医院介绍给大家。目前,该院70%的病人是外国人,巨大的国际市场,不仅为医院生存创造了经济基础,也为发展带来了机遇。

广东省侨办曾举行了一个救助活动,当时一身患癌症的马来西亚人放弃治疗,但是在牛立志等复大医生的努力下,这名病人恢复了健康。印度尼西亚的卫生部长恩当女士被诊断为晚期肺癌,她首选了复大医院,而她本人是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被中国前任卫生部长陈竺评价为“中国的骄傲”、“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外国的医学部长到中国来看病,其实是给中国人长脸。”在牛立志看来,大多数国外病人的经济条件很好,他们往往是寻求新的治疗技术,而不希望采取化疗等传统手段。作为复大的医生,这相当于代表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形象。这沉甸甸的使命感,一直深植于每一个复大人的心中。

牛立志说,中国的医疗水平是比较高的,但是国际交流的能力有限,服务语言也成为瓶颈。复大医院就提供了深度服务和延伸服务,对有需要的病人,该院都会提供接机服务;医院还设有近20名翻译人员,提供阿拉伯语、泰语、越南语和印尼语翻译服务。在病床设置方面,该院专门购置了适合欧美病人使用的加厚床垫。为了照顾不同的饮食需求,医院在食堂里单设了印尼、阿拉伯餐厅,并聘请当地人担任厨师。

牛立志介绍,对于肿瘤病人来说,完成在院的治疗过程并不等于治疗的终结,还需要跟踪随访。医院在国外建立的办事处,还负责对回国后的病人进行跟踪治疗,并及时反馈治疗信息,这样的跟踪有时他也会亲自去做。

未来:病历共享 医疗信息化是大方向

尽管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对于复大医院模式的推广前景,牛立志表示,“其实我们还很弱小”。他认为,从医学的发展规律来看,私立医院一定要达到很大的规模,在社会上占很大比重的情况下,才会形成有效的竞争,公立医院也才能真正从本质上为病患服务。只有竞争才能创造公平。政府可以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不要以为私立医院都是坑蒙拐骗,因为美国最好的医院都是私立医院,只是中国目前还没有培植真正的私立医院。

因为在中国体制下,医生是不流动的。“其实医生应该被当成自由的职业人。”牛立志说,“如果他不流动的话,其他年轻的医生就没有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就会陷入畸形的模式,结果就是,中国的大医院的水平就像欧美,小医院的水平就像非洲的水平。所以,从体制上建立人力的流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全社会的医疗技术水平。现在中国的医生每天都非常忙、非常累,他们哪里有时间和精力来做科研呢?”

在国际医学会议上,中国医生的声音很少。牛立志认为真正的医生一定是要做科研的,不然永远不会有提高。医生服务的病人越多,就可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发现问题后,一定要通过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让这个问题永远都存在。当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医生更加重视研究,在国际上的医学影响力也在慢慢提升。

牛立志称,事实上,中国的医生做研究,因为样本数量大,因此更具有优势,国外很多医生非常羡慕中国医学研究的这一优势。不过,虽然中国很多医生都有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病人,但是医生之间互相协作较弱,而国外的医生拥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们愿意把自己治疗病人的病历共享。因此,很多医院共同拥有着统一的数据库。对比之下,中国医院仍然习惯于闭门造车,少有互相的支持,缺乏这种共享的大数据精神。其实,这也是医疗的信息化问题,这是未来医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必将会改变很多的医疗模式。

他强调,复大医院非常重视大数据的构建和收集,他们所收集的数据包括病人病历、治疗过程、术后回访等,“它是病人一生的情况”。比如,乳腺癌这个问题,“这么大切、这么小切,人家有数据才得知原来是一样的,中国只管切切切,不管之后怎么样”。

对此,牛立志说:“我们希望更多的医院能够创新,在国际上能提高中国医学的地位。”

■对话

“创新创业氛围是天河优秀基因”

南方日报:就医学来说,政府应该怎么给予政策才能让最新的医学快速发展?

牛立志:首先政府对新技术要有一个判断,如果对未来发展确实有好处的技术,就要早一点开展。解决怎么来判断的问题,就需要专业的水平,我们的政府往往缺乏一个专家的讨论,所以要有一个透明的机制让更多的声音可以表达出来。

南方日报:您怎么评价天河这种创新创业的氛围?

牛立志:天河区具有非常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这种氛围,一方面是由于区领导的重视,现在国家在提“创新驱动”,区领导在未来很长时期肯定会依然重视这一块,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奖项就是最好的例证,另外也是天河区自身的建区基因,正是这个优秀的基因,使得天河区建区30年的现在,就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种氛围,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使我们敢于放手去做,勇于试错,这样更能推动复大肿瘤医学的发展,我相信,对于其他各行各业都会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南方日报:你怎么评价天河这种创新创业的氛围,包括给了你哪些帮助?

牛立志:天河区的创新环境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而创新创业氛围使天河自身成为整个广州的一个创新和财富创造的基地。天河的领导都很有创新的意识,所以才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和人才。对复大来说,天河区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包括申请基金,经费等。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