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来源:大国人才  2023-06-28 16:15:30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党的二十大确定的重要战略目标。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重要抓手,是党中央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做出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必将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牵引力和驱动力。

 

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互为依存。在极化机制作用下,人才中心有着强有力的吸引力,促使其他地区人才向该中心集聚;在扩散机制作用下,人才中心又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该中心人才及其影响向其他地区扩散。人才中心是人才集聚和辐射中心,也是人才创新创造创业和价值实现高地。

 

人才中心是多层次、多能级的,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地区级人才中心。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是人才中心系列中的最高层级,是世界范围内人才发展极核区,是国际化人才的集散中心。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建成,是建成人才强国的重要标志,对全球人才资源开发具有举足轻重作用。

 

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机遇和挑战

 

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当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创新活跃,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重大突破,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应用研究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些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2021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GDP之比)达2.44%,研发经费投入2.79 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SCI 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都位居世界第二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 PCT 专利申请量都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贡献者。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已上升至世界第11位。

 

但同时,我们要正视科技发展的差距和短板。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科技创新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一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不足。发达国家基础研究占 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比例大约在 15-25%之间,我国基础研究占 R&D 经费的比例只是他们的1/51/3。二是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战略科学家、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匮乏,卓越学术团队和青年拔尖人才相对较少。三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基础科学研究短板突出,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科技评价体系不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科技生态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不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还存在“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的问题,人才评价“四唯”问题突出等。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对策建议

 

——推进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结合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自贸试验区、高新区、示范区等功能区建设,梯次推进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使其率先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使其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第二梯队。

 

探索构建新型创新组织形态,系统谋划城市群创新人才集聚、协同、开放和智能发展,向要素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区域协同发展要活力。发挥这些中心城市优势,加快教育、科技、文化设施布局和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创新业态培育,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开展人才政策改革创新试点,使之成为国家人才示范区。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用不好授权、履责不到位的要问责。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项目管理改革、优化整合人才计划,把人才从各种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放手让他们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坚决破除“四唯”现象,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强大合力。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遴选战略科学家;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特殊调配机制,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加速集聚、重点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组织全链条、跨部门协同攻关,依托重大科技任务大胆选拔使用优秀科技人才,形成科技领军人才成长梯队,着力实现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发挥高校学科综合性优势,着力培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完善产学研联合协同攻关体制机制。

 

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形成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合力,打造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把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人才培养引进支持计划向青年人才倾斜,提高青年科技人才担纲领衔科研项目的比例。更加关心关爱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切实帮助解决他们在事业发展和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大力培养卓越工程卓师。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我国制造业水平向高端迈进。深化高校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加大理工科人才培养分量;实行校企“双导师制”,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

 

——打造全球创新生态

 

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让更多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范围和渠道,提高对国际一流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汇聚全球智力资源和创新要素。支持更多科技人才走出国门,开展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