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恰是百年风华: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南方日报  2021-06-30 09:26:07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广东科技“硬核”出击:新一轮疫情来袭,广东自主研发的“猎鹰号”实验室、“火眼”实验室积极应战,助力大规模核酸筛查;

创新发展,广东科技担纲“主角”: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5.3万家,继续领跑全国,成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发动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



大湾区建设,广东科技强势赋能:随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落地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轮廓愈加清晰。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广东对此感受深刻。5月20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强调,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落地见效,奋力书写科技自立自强的广东篇章。在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对加快建设创新强省作出专章部署,把科技自立自强摆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广东正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在南粤大地蔚然成风。

应急攻关

集结科技尖兵 硬核支撑抗疫

5月下旬以来,新一轮疫情考验广东,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纷纷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力争抢在病毒之前切断传播链条。

以常住人口超1800万的广州为例,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核酸检测全覆盖,考验着治理者的智慧,更考验着科技实力。其中,由广州实验室联合金域医学牵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全省首个“猎鹰号”气膜实验室,自6月3日晚投用至6月8日,已累计完成检测超过40万管,彰显出强大的检测能力。

以“猎鹰号”为代表,面对此轮疫情,广州实验室在前期已布局启动28个应急攻关项目基础上,在病毒传播途径、检测技术、有效治疗药物等领域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为精准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决策依据。

应对此轮疫情,广东能够快速响应,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去年以来全省集结优势科研力量开展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

2020年疫情暴发后,广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攻关,聚焦重症肺炎临床救治、应急防护等关键领域,部署5批次289项应急项目,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成体系走在全国前列。

13个快速检测试剂盒获批、基于胸部CT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精准诊断新冠肺炎、推动磷酸氯喹等药物纳入国家诊疗方案、3款疫苗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覆盖了检测、诊断、治疗和疫苗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硬核支撑。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广东科技工作者,为疫情防控作出了广东重要贡献。

作为广东打造的重大战略科技力量的典型代表,广州实验室正是由钟南山院士领衔。事实上,自2017年起,广东已启动建设3批10家广东省实验室。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10家省实验室布局再生医学与健康、网络空间、先进制造、南方海洋等重点领域,已汇集了一批高水平院士专家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今年1月召开的广东省“两会”期间,省科技厅厅长龚国平表示,“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努力打造体现国家使命、具有广东特色的“科技王牌军”。其中,包括省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内的一流实验室,以及一流基础设施群、一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组成了广东的战略科技力量,撑起了广东科技创新的广阔天空。

强化主体

企业“挑大梁” 创新“唱主角”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在广东14家参与此次评价的国家高新区中,11家实现排名上升,深圳、广州进入前10。

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23家省级以上高新区以占全省0.7%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15.9%的地区生产总值,全省高新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万家。这张成绩单说明,高新区在科技型龙头企业培育、创新成果产出、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

目前,广东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5.3万家。正是这样一批批的高新技术企业,挑起了广东科技创新的“大梁”。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历时8年潜心钻研,完整设计开发了我国第一款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系列芯片,破解了我国众多控制、保护、测量装备的核心芯片缺乏国产自主能力、受制于人的局面;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攻克超微型片式阻容元件关键技术,实现了微型片式阻容元件及关键材料的产业化和自主供应,有效缓解了我国高端阻容元件“卡脖子”问题。

“风华高科生存发展的经历表明,科技创新能力是关键。”正如风华高科总工程师付振晓所说,企业对市场需求、创新导向最为敏感,创新意愿最足,企业是打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关键环节。

越来越多的广东企业家正深刻体会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因此,在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广东科技企业勇于“唱主角”,表现抢眼,比亚迪、大疆创新、迈普医学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已经成为广东创新的靓丽名片。

科技日新月异,创新永不止步。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技术变革方向,立足广东市场机制和产业基础优势。

为进一步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目前,广东正全力建设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已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在5G、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广东已部署一批科技攻关和应用场景项目,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着力壮大产业链核心企业、培育未来型企业。

赋能湾区

大湾区迈向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

4月22日,粤港澳大湾区“双喜临门”:在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在东莞,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

去年11月,作为南沙科学城核心区域,中科院广州明珠科学园全面开工,计划2023年基本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南沙科学城重大科技设施和产业项目加快落地。

在深圳光明科学城,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设如火如荼。广东省实验室之一的深圳湾实验室已正式入驻,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土建工作正在推进。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则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涵。

以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的建设为代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带动了一大批高端科技要素向大湾区集聚。

一座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在崛起:东莞中国散裂中子源、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站……专家认为,随着“国之重器”加快布局建设,大湾区未来将崛起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并集聚一批实验室、研发机构、科研院所等,有望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一对对“CP组合”也日渐默契:东莞“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及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广东省实验室的协同集聚效应正在显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大门正在打开。

粤港澳协同创新更加速推进:广东实施“钱过境、人往来、税平衡”等系列创新政策,实现科技项目、科学基础设施、实验动物平台、科普基地向港澳开放,大力支持港澳机构牵头申报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项目。据统计,目前广东全省财政科研资金直接过境拨付累计超1亿元。

如今,以深圳河套、珠海横琴“两点”为结合点,以广深港、广珠澳“两廊”为主骨架的大湾区创新布局加快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对标全球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正在向全球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不断迈进。

大家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

湾区协同创新需 创造性政策支持

根据去年11月发布的最新版《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继续排名全国第一位,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广东连续4年领跑全国。

作为报告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长期关注着全国各地创新发展现状。他曾多次来到广东,对广东科技创新有着深入观察。

南方日报: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已经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在您看来,广东创新有哪些特色?

柳卸林: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开放一直是广东创新的一大特色。与此同时,广东企业家活跃、务实,强调实体经济;他们不满足于现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追赶技术的变革,这种企业家精神值得称赞。

近年来,广东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越来越重视。从省级层面到地市层面,各方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所有人有着一个共识,那就是科技将让广东拥有更好的未来。

据我了解,广东省已经建立了10家省实验室,还以空前的力度加大对大学、研究机构的支持,为的就是补齐基础研究的短板。我想,未来广东科技创新这种上升势头还会保持下去。

当然,目前广东省内也存在着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的建议之一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市应不断改进营商环境、提高劳动者素质,吸引深圳、广州等地企业向这些地区转移。

南方日报:您提到企业创新是广东的重要优势,今后广东应当如何进一步做强这一优势?

柳卸林:我认为,未来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应当以企业为主体,让更多成果实现产业化。要鼓励高校和院所改革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它们与企业深度合作。

在政府层面,要加强引导支持。近年来广东十分重视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针对前沿科技研发,要建立完整的配套体系。例如,企业从事基础研究、攻关前沿科技,政府如何在税收、采购政策等方面做好支持?在这方面,广东可为全国率先探路。

南方日报:当前广东正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对于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柳卸林:对大湾区而言,协同创新是挑战也是机遇。大湾区内城市有产业结构差异,如香港的产业中高技术的占比少,土地资源也是短板,但香港在大学、金融、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优势。因此,未来应出台更多政策,鼓励香港的大学科技人才与深圳、广州协同创新,这方面的空间很大。此外,香港的金融参与广东的产业升级与创新也是一个重要方向。需要指出的是,如何实现这些要素跨境流动是一个挑战,需要出台有创造性的政策予以支持。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