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广州:老城新活力 勇当排头兵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陈思勤 傅鹏 周甫琦  2021-06-23 09:11:57

珠江两岸高楼林立,广州天蓝水清。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6月14日早晨,芳村片区封控封闭区第100名新生儿出生,乳名“抗疫宝宝”。



面对疫情,广州打破一项世界纪录:5月26日启动核酸大排查以来,完成了迄今全球城市最大规模的核酸检测行动。

在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中,千万花城儿女冒风雨、顶烈日,守纪律、齐参与,为阻断疫情传播奠定坚实基础。千万市民的凝心聚力,离不开广州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积极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不断向基层倾斜,让基层有力量、有速度。

广州一定能够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硬仗,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放眼“十四五”,广州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做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城市更新“双引擎”,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在全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中勇当排头兵。

产业革新

数字“引擎”驱动社会全面变革

近期,珠江街道嘉安花园小区2号门岗外,一辆辆无人车陆续安稳停驻,身穿防护服的志愿者忙着从车上搬下打包好的生活物资。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无人车成了为居家隔离市民快速运送物资的“方舟”,更为广州疫情防控构筑起一道安全防线。这些在疫情防控期间扮演重要角色的无人车大多来自广州,也是当前数字技术与传统制造深度融合的产物之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数字经济逐渐演变为世界经济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数字技术赋能下,各行各业的变革在悄然发生,人们生产生活迈向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日益显现。

未来已来,广州快马扬鞭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

把虚拟制造技术应用于新生产线建设中的明珞,将新产线建设时间由传统的一年半缩减为6至10个月;脱胎于中大纺织商圈的致景科技,用工业互联网技术链接全国布料源头批发商和服装厂,实现服装供应链的快速响应和精准对接;花都绿沃川科技园蔬菜种植区里,蔬菜基地可实现每天播种、每天收割,平均一天都有2吨蔬菜成熟。

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入生产场景的“毛细血管”。

“十三五”以来,广州制定了“数字经济22条”,成功争取省大湾区领导小组出台《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未来五年,广州将一体化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广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海洲表示。

从建设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到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广州要率先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经济制度体系,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数字化治理新路径。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近日,《广州市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数字化发展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建立“天地空三位一体”城市泛在感知网络、提供“千人千面”城市个性化服务、形成“一网共治”社会治理新秩序……一座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智慧之城”,在粤港澳大湾区崛起。

城市更新

探索三“生”共融发展新路径

改革开放后广州首个中央商务区开启“新生”之路。不久前,随着全市首宗旧城混合改造项目——南洋电器厂及周边更新改造项目正式开拆,拉开了环市东商务区更新改造的序幕。

这是广州向存量要空间、要资源的一个缩影。目前,城市更新是广州进入新发展时期的当务之急,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城市更新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区别于过去以市场为主导、过度房地产化的城市更新,从“三旧”改造到“微改造”再到城市更新,广州历经多年探索,如今的城市更新强调的是城市空间、城市功能和城市质量的提升,最终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共融发展。

广州已经出台了城市更新“1+1+N”政策文件。其中,《广州市城市更新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操作指引》详实地划定了三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圈层。划出“三个圈”,一方面是对标国际城市的先进经验,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吸引高端产业向中心城区聚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和人口布局。

根据南洋电器厂及周边更新改造项目规划,老厂房在经过改造后,通过总部经济、平台经济、互联网经济多级联动,以及贸易总部、创新金融、健康医疗三大产业集群的发展,广州将构建环市东新商贸金融平台。未来,环市东片区将从传统中央商务区向“广州中央活力区”迈进。

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增加广州市的产业空间供给,优化产业结构并推动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目标。广州正面向存量时代的新城市发展需求,以打造50%以上适龄就业人口30分钟通勤,40%以上居民享受低成本住房的城市新格局为立足点,促进广州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在琶洲,随着产业项目的投入使用,“去琶洲上班”成人才流动新趋势,据预测,2035年琶洲地区就业人口将达约80万人。为此在交通规划上,琶洲共规划建设11条轨道交通线及1个港澳客运口岸码头,未来可以实现10分钟到达广州南站,25分钟到达白云国际机场,1小时到达珠三角其他城市,2个小时到达香港国际机场。

广州的城市更新之路还重视历史文化保护,注重文明传承和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如今的永庆坊已经带着岭南乡愁走向世界,恩宁路也从居住区变身年轻人喜欢的网红街。

根据广州“十四五”规划,广州计划在3年内,重点推进中心城区83条城中村的更新改造,力争到2025年底前,纳入“三年实施计划”的83条城中村基本完成回迁安置房建设。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广州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系统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例如,黄埔区在推动44条行政村全面改造的同时,该区也推动16条行政村进行美丽乡村综合整治,更选取了5条试点村试行全面改造和综合整治相结合,以城市更新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广州正形成以调整重构为主、结构性拓展为辅的空间发展模式,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国土空间格局。

治理创新

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

现年76岁的彭婆婆家住荔湾区东漖街道芳村花园。前不久,小区受疫情影响实行封闭管理。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彭婆婆一时犯了难:“家里剩下的药只够用一个礼拜,不能出门买药怎么办?”

值此关头,小区326名党员成立了战疫临时党支部,肩负起健康监测、核酸采样、协助物资配送等10多项职能。在社区党员的接力协调下,药物两天内通过专属物流运至小区,缓解了彭婆婆用药的燃眉之急。

基层党员勤奔走,换来百姓“定心丸”。这是广州深化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缩影。除了高扬在战疫一线,鲜红的党旗还插遍了广州的机关单位、村社街道、企业园区。

在产业高地,黄埔区向区内中小企业选派第一书记。围绕“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等目标,这些“头雁”将丰富经验和资源带进企业,助力打造规范、完善的党建体系化管理。

在广府老城,越秀区推出“平安志愿”“课后托管”“居家养老”等10项重点“先锋惠民行动”和一批特色“先锋惠民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在美丽乡村,从化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党组织给困难群众送物资,帮助菜农打开销售渠道,推动农村电商培训下乡,让村民既“富了钱袋”更“富了脑袋”。

从“一网通办”到“双微”行动;从“两新”发展到“三带共建”;从“一核多元”到“多网融合”……在深化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过程中,广州治理创新不止步,因类施策出实招。

当前,全市11个区、176个镇(街)全部建成“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已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城市”。通过构建“市—区—镇(街)—村(社区)—网格”五级联动体系,全市推进扫黑除恶、拆违治乱、治水治污、垃圾分类、创文创卫等一大批长期积累的社会治理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党建引领启新篇。今年4月,《广州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印发。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广州聚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十大行动”、健全“十项机制”,努力把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话初心

金域医学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

做人民健康的坚定守护者

“重温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我体会最深、启发最大的,是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和为民情怀。家国情怀和为民情怀正是我创办国内首家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金域医学的初心。”金域医学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说,“我们时刻不忘要为践行‘帮助医生看好病’,从而惠及更多老百姓的企业初心不懈奋斗,要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人民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金域医学集团全体800多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哪里需要往哪里去,哪里危急往哪里顶。一年多来,以党员为核心组成的“抗疫特别小分队”,实行“全国一盘棋”调度,为全面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检测支持,以为国为民的担当,真的“办成了大事情”。

近期,广州出现了散发的本土新冠肺炎疫情,金域医学始终以“健康哨兵”的角色冲到战疫最前线,采用了总部中心实验室、“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和“猎鹰号”移动检测车“三位一体”的联合作战方式,发挥着大规模核酸检测和紧急核酸检测的重要作用。6月1日,与广州实验室、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等机构联合共建,由金域医学负责运营“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在广州投用。

宽敞的广州体育馆内,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全场,展示着中共广州实验室委员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猎鹰号”实验室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助力打赢广州这场疫情防控硬仗的决心和信心。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来自全国各地的超200名检测员、近300台设备全部就位,24小时运转,6个“猎鹰号”气膜实验室总计日检测产能达18万管,可以保证结果在24小时内发布。至此,金域医学在广东省的日核酸检测产能可达60万管,拿下了全球新冠核酸检测日单产冠军。

正是因为多技术积淀和人才积累,金域才能在疫情大考中挺身而出,勇担重任。

梁耀铭谈到,技术创新是金域的核心竞争力。由钟南山院士担任主席的金域医学学术委员会再次扩容,8位院士领衔,共45位海内外检验、病理、临床及医疗大数据等一流专家,为医检行业科技创新共谋方向、共绘蓝图。

强党建

令行禁止强根基

有呼必应办实事

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基层民警组成的“三人小组”每天上门对隔离群众进行健康监测;在职党员就地转化为所在街道社区的疫情防控志愿者,统一接受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和调配;在防控一线迅速建立临时党支部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本轮疫情中,“三人小组”、在职党员、战疫临时党支部等这些名词又一次在大城大考中得到灵活运用。

如此迅速高效的打一场有备之仗,离不开“令行禁止、有呼必应”机制。自此轮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全面发挥“令行禁止、有呼必应”机制作用,迅速将共建共治共享常态化机制转化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战时机制,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在广州,“令行禁止、有呼必应”不是一句空话,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刻,它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执行力。

“大树树枝影响院内正常通行”“人行道斑马线路桩遭损毁,请相关部门及时处理”……黄埔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里,每天几乎都会收到这样的反馈。无论是街道、社区或是网格,只要群众在小程序上发出呼叫,综合指挥中心都会分配给有关部门进行处理,5天之内就会得到解决并进行反馈。

在天河区,区内机关党支部正以100个中央商务区楼宇、园区党群服务站为联系点开展“百个机关支部联百站”行动。大到企业发展难题,小到群众民生问题,各对应机关党支部现场认领企业和群众的微项目、微心愿,推动惠企政策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作为超大城市的广州,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2019年4月,市委出台《全面提升组织力 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实施方案》,深化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积极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不断向基层倾斜,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老城市持续焕发新活力。

一呼一应间,建立起全流程闭环。“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在11个区176个镇(街)全部建成,全年承接处理呼应工单810多万件,第一时间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一呼一应间,筑牢城市治理之基。向基层“赋权”“明责”“减负”,让基层“底气”足、“腰板”硬,问题发生在社区、协调在街道、解决在部门成为常态。

几年来,看得见的变化让人欣喜:昔日的违建“还绿于民”“还景于民”,旧城、旧厂、旧村焕然一新,“散乱污”“黑臭脏”成了打卡点,“一瓶观天下、一网管全城”驶入现实,千年老城正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变革中焕发新颜。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