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百年科学城,广州为什么能?
“潮”涌、破“土”、融“城”,南沙奏响百年科学城奋进三部曲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李鹏程 黄舒旻 柳时强  2021-05-11 09:08:13

■编者按

风起南方,潮涌湾区。

珠江口,伶仃洋,南沙舢板洲“航运灯塔”,持续照亮着国际航运通道,见证“千年商都”经久不衰。

百年后,南沙再造一座湾区“创新灯塔”,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融通,破局南沙“三区”融合,拓展“灯塔”在大湾区的新时代内涵。

建党百年之际,广州以百年科学城竞逐“十四五”,其命维新。一路向海的广州,正挺起大湾区“中轴脊梁”。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身处湾区,当不负湾区。

第20届亚洲科学理事会大会即将在广州南沙召开,南方日报推出“百年科学城 奋进三部曲”,讲述南沙的科创故事。

“潮”涌

波澜壮阔的珠江入海口,从不乏关于开拓创新的故事。而今,这里正在谋划建设一座百年科学城——南沙科学城。

在迈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的进程中,南沙科学城被寄予了哪些发展希冀?广州为何选择在南沙破土动工?科创力量在此涌动将为大湾区带来什么?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机构带来了创新成果;冷泉生态系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等大科学装置铸就了“科研重器”……多方科创资源汇集,多种发展要素涌动,一座科学新城正孕育着拔地而起的雄浑力量,持续生长、进阶。

高地起南沙:莫慌

烟波浩渺的广州“南极”之地,沙湾、三沙、万顷沙等众多带有“沙”的地名,诉说着一部部沙田开发的历史,这也是南沙向海而生、不断开拓的历史。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广州分所副所长苑明哲,十年前从辽宁辗转来此,发现身处一线城市的南沙,不仅未通地铁,甚至鲜有公交,觉得难以置信。

“环境氛围很‘荒’,科研平台很‘荒’,科技企业很‘荒’。”苑明哲口中的“三荒”,也让许多初来此地的科研院所、科研人士感觉很“慌”。

南沙的发展需要坚守与等待,科研生态的改变也是如此。

早年,南沙依靠港口发展经济时,以装卸运输为主导,经济活动范围局限于港区内部;随后临港工业兴起,经济活动开始外拓,工业经济发展阶段来临。

港口码头、造船造车、货物集散,这些都曾是南沙的标签,也代表着贸易经济、服务经济仍然是当时的潮流,科技、创新、知识经济显然未成为主角。

当地铁18号线开始铺轨、广深经南沙增添两条高铁连通,南沙将进一步形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湾区“半小时交通圈”。

轨道交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每一次布局,似乎都比高速、航线更让人容易兴奋,因为人员与信息的流通,正取代货物的流通,成为更有经济价值的交流活动。

南沙在时代大潮中,走到了发展前线。作为广州市唯一的城市副中心,南沙肩负着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多重国家战略使命。

为此,南沙早已在多个方面蓄势布局。

制度方面,南沙最有条件对标港澳、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当前,南沙正积极争取在技术移民、人力资本作价入股等方面先行先试。

产业方面,近年来南沙持续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现已集聚3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和210多家生命健康企业。

平台方面,南沙汇聚了全市多个重大平台、重大项目,例如中科院“一院五所”海洋科技力量,这里已初步完成海洋科学中心建设战略布局。

迎来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远远不够。

“发展势能的集聚有赖于‘政府的手艺’,顶层的引导规划很重要。”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下称“广州工研院”)工程结构分析与测试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丁桦表示,南沙科学城应运而生,它将汇聚高端科研资源,让创新要素“成行成市”。

同时,南沙科学城的落户,进一步凸显了南沙在广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

在苑明哲看来,南沙科学城与南沙经济社会特别是产业的成长,存在着供给与需求的辩证关系。南沙的经济社会发展会要求科研提供高质量的供给;引入的新兴科研力量又会对南沙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还将推动南沙原有科创平台的自我升级,增强科创力量优势。“两者互相供给,又有相互的需求,南沙科学城会是科学研究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交汇点。”

在这里扎根多年的科技工作者,终于在与南沙相互陪伴的过程中,迎来属于他们的“科创时代”。

南沙,不慌。

双城驻广州:莫怕

在南沙科学城开建之前,广州东部已有一座广州科学城,那是广州高新区最核心的板块。如今,广州科学城历经23年发展,已成长为企业创新沃土,集聚几千家科技企业、数百万平方米孵化器。

再看南沙科学城,广州在当地启动了中科院明珠科学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海洋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建设,布局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了“1+1+3+N”科创平台体系,汇聚10多家中科院科研机构、1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可以看出,南沙科学城是广州进军原始性创新领域放出的“大招”。它是广州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向科技创新的“高、精、尖”迈进的重要一步。

一东一南,双城齐飞。聚焦在战略性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的南沙科学城,将与作为产业“苗圃”的广州科学城错位,为广州科技发展注入最强力的原始创新支撑。“两城”共振,源头研发到产业应用俱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广州力量令人期待。

时至今日,广州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南沙科学城为极点,规划建设链接全市域科技创新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南沙科学城和广州科学城均为广州科创轴上的重要节点。

广州一路向海,南沙承载着更多的期待。

一轴横贯南北,串联起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大学城等关键节点及全市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1+4+4+N”平台体系,为广州下出“十四五”起步之年,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先手棋”。

在广州科创轴上,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了融合。经由科创轴的平台企业,广州正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深海深空深地等未来产业,加速形成新兴产业链集群。

广州工研院黄咸家博士谈道:“产业产品被市场淘汰的周期较短,大科学装置诞生的研究成果则具有较强可持续性。南沙科学城作为大院大所集聚区,能够为广州产业化带来更好的基础研究支持。这里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高地。”

这也要求南沙要充分发挥创新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引领作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如何融合,考验南沙。

南沙科学城是广州发挥原始性创新的比较优势,助力建设广州科创轴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硬核布局。经过多年的布局探索,广州逐渐将科创力量延伸至南部,更是为了延伸至“深蓝”。

广州一路向海,更因为从贸易经济到知识经济,海洋文明都是创新与活力的源泉。南沙科学城,某种程度上代表广州经略海洋的雄心。

南沙,莫怕。

圈轴向湾区:莫负

南沙科学城的建造,填补了科创要素从内陆走向海洋的最后一段缺口。

作为广州科创轴南部“桥头堡”,南沙科学城是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要塞之地。这里汇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倚靠广州科创轴,将为湾区城市群释放绵绵不绝的创新势能。

此前,坐落于南沙科学城的广州海洋实验室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粤港澳科研力量建设实验室香港分部、深圳分部,并向香港分部依托单位香港科技大学成功拨付科研经费,实现了广州市科研资金跨境拨付零的突破。

从大湾区内部看,深圳前海与空港新城、东莞滨海湾新区、广州南沙新区、中山翠亨新区、珠海横琴新区自东向西沿海分布,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环内湾区域。

南沙科研力量正致力于推动可燃冰产业化孵化。

广州工研院韩有军博士已在南沙深耕了8年。“我们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合作,成功申报了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韩有军介绍,南沙的区位优势,使其短时间内就能把松山湖的研究成果付诸中试阶段,为大湾区的整车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随着南沙科学城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韩有军预计大湾区内的科创合作将增添一个着力点。“科研工作不只是埋头写论文,对外合作交流很重要。南沙科学城将为我们引入更多大湾区的人脉、产业资源。”韩有军提到。

“大湾区正走向‘圈轴联动’时代。”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工程师马向明表示这主要体现为两个趋势:一是广州深圳成为要素聚集的主要吸引点,核心城市出现要素的“圈层聚集”;二是创新驱动下大湾区迈入城市群合作新阶段。

以大湾区的视角看南沙科学城,马向明以深圳类比:“深圳将科学城选址光明而非龙岗,就是要靠近东莞松山湖,广州的这一选择同样也是基于东莞与深圳创新平台的抉择。”在他看来,环湾地区需要集中建设具有国际或区域性的现代化服务职能的高端平台。

“圈轴联动”时代,同样会出现“中间机会”。马向明认为,参考旧金山湾区101公路创新走廊,“中间机会”呈现出这样的特征:依托大都市圈网络交界形成的节点,将实现系列配套的提升;创新要素流动将激发空间载体的升级。

南沙科学城恰是广深两大一线城市的“中点”地区。当前,南沙正在优化调整万顷沙南部区域规划,积极承接广深优质资源和功能辐射,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推动环内湾地区一体化进程,建设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

广州一路向海驶向珠江口,走向“深蓝”,也走到了大湾区的舞台中央。

在南沙科学城的枢纽衔接下,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更为凸显,湾区城市群共同奏响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号角。

“潮”涌不可逆,这是时代浪潮催生的产物,这股浪潮,是科创背后的知识经济浪潮,更是广州向海的大湾区浪潮。

两股激流将南沙推向了浪潮之巅,南沙,岂可负湾区。

南海之滨,一座百年科学城“破土而生”。

破“土”

在一张白纸上作画,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学术殿堂中国科学院期待,同广州合力打造南海之滨这颗中国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科技最高殿堂与世界级湾区的碰撞,选在了广州南沙。重构的不止于物理空间,更是粤港澳科创生态。

在物理空间内,以高品质高水准的规划,让空间流动起来,满足创新群体多元需求;在虚拟空间里,提供突破实体界限的合作机遇,实现与全球科研资源“无缝对接”。

不破不立,南沙科学城,以“城”构生态,回答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时代命题。

空间,“动”起来

在硅谷,企业总部建在低密度的建筑群里,让每一位员工都享有开阔的视野;汇集各色咖啡馆、餐厅的公共交际走廊,是开展头脑风暴的绝佳场所;不远处的旧金山湾,设施完备的休息游憩区满足了健身运动的需求。

放眼全球,几乎每一片顶尖科研力量集聚的价值高地,都是国际化、高品质城市服务及空间规划的集大成者。

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怀柔,正通过全力打造新型城市形态,推动城市形态更新、功能镶嵌发展,激发城市活力。

怀柔科学城在开局之年,即2017年,就明确提出要打造怀柔百年科学城的目标。

以百年科学城为目标的南沙科学城,同样有着“集大成者”的本底——在一张白纸上作画。

在明珠湾,无论是在河涌沿岸规划科研用途与文化设施用途交融发展的景观空间、地铁沿线上盖商业载体,还是丰富片区内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设施,“绿色生态、低碳节能、智慧城市、岭南特色”的理念始终贯穿片区的整体规划建设。

在南沙核心区域画出99平方公里建设南沙科学城,需要战略眼光,更需战略魄力。

现代法国思想大师列斐伏尔指出:“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空间的生产同时也生产了社会关系。”

城市中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认同的魅力公共空间,可以将不同的人群带到一起,增进信息交流。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工程师马向明认为,这在知识经济时代尤为重要。一座城市有没有活力,其实就看人是宅在家里还是待在公共空间里,公共空间充满人气,也就形成城市的魅力。

创新人群对环境品质的高要求,强调了创新空间既要有实体建筑的“硬实力”,也要有生活配套的“软实力”。

位于横沥岛的7座桥闸合建桥、28座市政车行桥,体现了南沙在城市规划中的“绣花”功夫。设计师根据桥梁所处特定区域特点和区域需求,利用城市开发空间、城市天际线与桥梁造型、景观进行匹配,结合桥梁使用人群规模、活跃程度情况,规划不同桥梁的造型景观设计,使桥梁群形成宛如城市音符般独特的节奏律动感。

不久前,南沙与5家国内外顶尖设计机构及孙一民设计大师工作室“牵手成功”,为南沙城市设计注入专业力量。

通过邀请知名专家作为南沙新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参与政府重大决策,促使南沙规划设计站位更高、视野更广,品质更高;深化推广地区总设计师制度、社区设计师制度,让设计师全周期参与南沙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从区域规划到单体建筑设计,从公共空间到城市家具,一针一线精心雕琢。

美好的生活品质,是科学城实现一切城市功能的“底座”。

要素,“串”起来

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提速,这要求科技创新要时刻做到因时而动、因势而动。而科技创新要素的整合力,便是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前提。要实现要素的高效流转整合,既要搭建世界一流的平台,更要强调规则的衔接。

南沙科学城目标日趋清晰,如何把新来的科研机构、科创平台建设好、融合好?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党组书记、理事长、院长李令奇认为,粤港澳合作是其中的破题关键。

从总体来看,粤港澳三地在政府架构、法律条款、科技创新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的具体差异,客观上成为港澳科研科创团队深度参与三地合作项目的阻碍,同时也给科技创新领域合作带来不少堵点。

“南沙应当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基础与科研力量的合作,对基础研究给予持续投入,解决‘卡脖子’现象。”李令奇表示。

击破有形壁垒,打破无形障碍,有破才有立。

“以科研预算为例,以往内地科研项目的预算是以购买设备和材料为主,而香港是以工资为主,设备和材料的占比有着严格要求。这几年已经有了显著变化,内地的机制可能比香港还要更灵活一些,进步非常明显。”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高民往返于南沙和香港之间工作、生活已超十年,也见证着南沙在体制机制上的不断突破。

建立常态化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试点实施香港建筑管理模式、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税务服务创新合作示范点……灵活的机制,为粤港澳三地人才释放更大的创新空间,也让顶级科研团队和资源加速集聚。

南沙“引才引智”的大门,比以往开得更大。

近日,《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和《支持南沙科学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若干政策措施》相继印发出台,鼓励科研、科创人才团队在南沙生根发芽,对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支持力度正在持续加大。

针对港澳科创力量,南沙走出一条以需求、问题为导向,政企智多方联动,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合作的规则对接新路子,以制度创新助力三地科技创新对接融通。

“推进创新合作交流,深化规则机制衔接,是大湾区融合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南沙在世界的担当。”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说。

生态,“合”起来

近年来,在区位优势与政策优势的叠加下,粤港澳三地在科创领域的合作已经积累了一定基础。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大湾区更驶入深度融合“快车道”。

马向明更是直言: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出路。马向明表示,四大湾区中,东京湾有首都功能,纽约湾有联合国总部,粤港澳大湾区没有制度性的国家功能,也没有国际性的制度功能,所以创新是唯一的出路。

马向明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五个定位中核心的两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及“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是相互关联的。他表示:“没有创新整个大湾区是没有未来的,中国走出去要有内容才能走出去。”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曾认为,香港有基础研究和技术,但无市场;有人才,但无就业。“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可以把香港的大学和科研体系一同考虑。”

还能如何破题?答案,或许可以在南沙找到。

南沙以“三区一中心”(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的超高定位承载着多重国家战略功能,“三区”中的前二者,是近年来推动南沙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发动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则是在大湾区时代南沙迎来的全新机遇。

换一种思维看这种机遇,或许有全新的认识。国家级新区,从1992年10月成立的上海浦东新区开始,目前全国有19个;自贸试验区,分六批、历时7年获批建设,全国共有21个。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全国独此一份。

这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这意味南沙必须以自立自强的担当,探索全新的跨地域、跨制度、跨法律体系的合作发展模式。

南沙的应对之策,同样也是南沙科学城。这里集齐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两大代表内地与香港的“科创先锋”。龙头效应下,渐成全球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

中科院广州明珠科学园一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这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力学所南方中心、沈自所智能院、中科院广州分院、南海所、华南植物园等新建科研院所、迁建科研院所以及三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获批的首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将在数据科学、机器人与自动系统、生物医药及生物医学工程、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及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领域培育人才。

粤港澳三地的深入合作,将南沙与世界紧密相连,也让南沙深度嵌入到全球创新网络体系中。今年以来,“印象澳门”、香港新华集团产城融合项目等一批粤港澳合作项目签约落户,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硕果累累,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

“我们计划在南沙展开多领域、多维度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基地、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教育培训示范区、农业食品科技研发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创会主席、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期待着企业在南沙的未来。

近日,借鉴香港行之有效的咨委会做法,广州成立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发挥粤港两地各领域、各层次的业界精英和行业翘楚智慧,共同推进南沙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的建设。首届27名咨委会委员受聘,广州南沙也迎来迎粤港合作最强大脑。咨委会港方委员包括香港科技园公司主席查毅超,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交易所集团原行政总裁李小加,咨委会内地委员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等。

不破不立,以科创切题粤港澳全面示范合作区,“十四五”开局之年,南沙加速破题。

融“城”

从工业重地到科创高地,南沙的标签更新得颇快。

当百年科学城的概念横空出世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已经成为了南沙最热的词。

变化并不意味着变革。重型装备制造、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仍是南沙当前乃至未来的支柱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并驾齐驱,是创新链赋能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强化产业链的有效证明。

在全球产业加速变革的浪潮中,南沙正以创新驱动,破题三区融合(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

传统产业,升级了

大洋深处,碧波荡漾。

当“实验6号”整装待发驶向深蓝,开始执行各类海洋科考任务时,我国中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的空缺终于得到填补。

参与建造的船企——黄埔文冲船厂,再一次改变了大家对制造业、对南沙的认识,而这背后,科研力量不可忽视。

当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时,鲜有人知“华龙一号”首堆核岛主设备和核心软件出自南沙造。

作为国内核能装备研制服务供应商,南沙企业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为福清核电5号机组提供了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等核岛主设备,成功助力“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业运行。

从广州南沙资讯科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出站的博士后、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热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黄咸家自2013年以来,聚焦核电火灾安全研究,致力于我国核电防火设计自主化,服务于“华龙一号”的防火设计方法及其软件工具的开发。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广州分所副所长苑明哲这样评价,南沙传统产业的存在推动中科院系的成长,伴随着南沙产业的升级,其对科研生态有了更高的需求,反之南沙科研也助推了南沙的产业升级。

这种升级,有南沙近海的天然优势,也需要创新力量的坚持。当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从东北大力赶赴改革开放前沿地时,南沙并非是珠三角造船业的一枝独秀,广船国际、黄埔文冲船厂仍分散在广州各地。

科研院所只能利用南沙拥有的造船厂、纺织厂进行合作,逐步成长。苑明哲说,从服务的角度看,他们与传统行业合作更多。但现在,他们感觉自己不再传统。“我们正准备联合华为(南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南沙的安捷利实业公司提供工业4.0智能制造方案,为其提高在柔性电路板和柔性封装基板方面的工艺。”

2020年南沙三次产业比重为3.45:41.11:55.44,其中工业增加值占比为36.14%。在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仍是推动南沙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南沙科学城带来的大院大所大装置,既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会对南沙原有科创平台提出挑战,比如在人才吸引与项目合作上。”苑明哲认为,这会推动南沙的科创平台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这也更利于推动南沙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抢占新兴产业高地。

以当前火热的第三代半导体为例,目前,南沙已形成千亿级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产业、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为支柱的现代工业体系,并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形成了多项关联产业布局。

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国科大广州学院的建设,将加快推进构建集成电路人才培育、集聚体系,并推动设立扶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体系,以支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跨越式发展。

创新的人,要来了

产业的发展,人才成为了首要条件。“科学城规模很大,规模大才能集聚人才。”广州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党组书记、理事长、院长李令奇认为,南沙科学城要成为国际人才集聚区,还需要有足够的产业来承接。

广州科技创新大院大所大装置有很多都在南沙科学城。这里就有原始创新的重要机构,也会带来诸多原始创新人才。这些平台迁移进来,就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南沙科学城既培养、又用到原始创新人才来执行科研产出。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高民认可这种看法。“科研人才能够通过大科学装置聚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大型仪器装备有很大的需求。”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是全世界用户数量最多、利用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国际顶尖超算中心,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运行效益最好的大科学装置。2018年7月,广州超算中心联合九家粤港澳高校共同成立了粤港澳超算联盟,携手打造“粤港澳超算资源共享圈”。

香港大学教授林讃育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生成的海量的病原体基因数据以及其他流行病学及生态学数据,基于“天河二号”超算配合高效高精算法技术分析,追踪如H7N9新型禽流感在内的重要病原体的起源、传播和进化。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助理教授潘鼎博士化身“气候医生”,借助“天河二号”强大的计算能力对碳结构进行仿真模拟,为探索大气中二氧化碳存储的方法提供新思路。

南沙需要的不仅是原始创新人才,还需要创业人才。从培养学生到培养企业,一流大学必须为创新闯关输血。港科大(广州)承载了这样的期待。

“优秀的老师能带来优秀的学生,优秀学生能带来优秀的企业,优秀企业能反哺大学的科研,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高民说,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的大学息息相关,无论是北京中关村,还是杭州的西湖高新区抑或滨江高新区。

港科大(广州)为何能构建这种良性循环的生态,因为港科大不是校友创业,而是在校学生利用所学的技术与专业进行创业。

深圳企业大疆无人机、珠海企业云洲智能、广州南沙企业晶科电子莫不如此。

始于香港科大的实验室,在香港科技园萌芽,借大埔工业村成长,最终在广州南沙实现发展壮大。晶科电子的种子在香港孵化,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迫切需要更大的发展舞台,建立高科技工厂和产业化基地。作为一个香港高科技制造企业,要获得发展,晶科电子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和更大的发展腹地,更重要的是需要实验室的设备。

晶科电子当初落户在广州南沙,霍英东基金投资了1000万元建造实验室,对企业后期芯片技术转移和研发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新兴产业,得加快了

3月,南沙两次“上天”。8日,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在广州南沙正式动工;30日,吉利科技集团拟在南沙设立其全国唯一航天业务集团总部。

“我们将紧密结合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建设,以南沙为基地,入大漠,出南洋,以早日形成海陆两栖快速组网发射能力为使命,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以商业化形式快速做大做强。”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郑军信心满满。

科创优势是广州乃至南沙的重要筹码,这一点吉利科技同样不能否认。

航天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位于南沙的中科院相关院所、港科大的建设将为其带来巨大的人才优势,大科学装置的建成也能为其前瞻研究带来帮助。

南沙传统产业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未来需要更多的科研平台优势与资源,这也反哺南沙产业崛起。

南沙的方案是: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有机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将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统筹联动,以链式融合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创新话语权。另外,要通过资金链融合增强产业链的专业化水平,通过政策链融合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

4月27日,2020年度华为广东生态伙伴大会在南沙体育馆举行,华为(南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大会上揭牌。华为企业BG常务副总裁马悦表示,在南沙,华为汇聚各类生态合作伙伴积极支持数字新基建,服务于南沙政府和企业,与南沙区政府将共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并依托该创新中心树立示范标杆,推动人工智能及工业互联网应用发展,共建产业生态。

生态成为了产业链条的关键词。仔细分析南沙的产业构成,其实可以换一种维度理解。1—3年内有望再造一个新千亿产业集群的新能源汽车产业;3—5年能够趋于成熟的人工智能产业;5—10年能初见成效的生命健康产业。这种梯度布局的模式,也让南沙在打造产业生态过程有的放矢。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联动,也是南沙破题三区融合的要义。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使命,新区重点在于探索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新区为自贸区的创新提供了舞台和空间,自贸区则成为新区产业发展提升了动力;自贸区的精神是开放,港澳作为独立的关税地区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背景下,可以积极推动规则对接的研讨和实践,以规则对接促进自贸区、新区的发展。

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互融互促,“三区”能够融合发展的南沙,才是以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的南沙。

南沙,有容乃大。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