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协同创新,提升广州国际竞争力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杨晨璟 刘溉  2021-01-20 10:08:07

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了新兴的世界级城市群,港穗深三城在GaWC的世界城市排名分别是第3、第34、第46。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龙头节点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基本支撑点,特别是在深圳被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之后,广州更加要理清思路,在湾区多中心城市群发展背景下,形成合理的创新定位以及互补互动的产业链条, 促使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避免城市群的孤岛效应和内耗效应,实现在湾区城市群的互补效应和协同创新发展效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湾区各城市的共同成长。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资源分布决定了必须走协同创新发展道路

一是湾区技术供给资源分布不均衡,与产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不匹配。湾区9市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和PCT专利数量则呈现出以深圳为核心,广州、香港、东莞和佛山为代表的高质量知识产权分布态势。而与湾区内其他城市的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较为集中的特点不同,广州的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较为均衡,技术多样化程度高,这与广州完备的产业结构有关。



此外,2018年广州的技术合同登记份数达到12158项、成交额实现719.38亿元,居广东省首位。从科技服务能力来看,湾区内高水平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也多集中在广州和深圳。

可见,广州和深圳是珠三角地区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技术供给能力突出,也是大湾区城市群技术产出最高的两个城市。随着与广深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的增加,创新向外扩散和溢出效应逐渐减弱。而由于湾区内地各城市的产业同质化严重,所以技术创新需求又极为相似。这就造成湾区内部技术供给资源的地理集聚及空间分布格局极不均衡,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也仅限在珠三角地理邻近地区,无法满足湾区内产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影响了整体聚合创新资源与布局创新链与产业链。

二是人才供给资源分布不均衡,与产业创新人才的需求不协调。由于广州拥有湾区内数量最多的高等院校,所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居于大湾区的首位,达到115.3万人,人数是排在第2位香港的3.5倍,是深圳、佛山、东莞、珠海、肇庆的10倍左右,是澳门、中山、江门、惠州的20倍以上。



这表明,广州作为湾区人才供给中心,扮演着知识溢出方的角色,为湾区其他城市提供相当的智力支撑。从人才流动情况看,深圳和广州两地人才留在本地的倾向最为显著,其流向本市的人才占比分别达76.95%和73.02%。广东9市中的其他城市人才呈现受地缘因素影响分别围绕广州、深圳两大中心城市流动的态势。香港、澳门的人才在湾区内部流动中除本地外也更集中在深圳和广州。

可见,受高校资源、产业结构等对人才供给和流向的影响,大湾区内人才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广州和深圳成为湾区内人才资源供给和流入的核心城市,而大湾区内其它城市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人才供给能力的差异性极大地影响了湾区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进程,限制了湾区经济的高质量协同创新发展。

三是优势学科资源分布不均衡,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不适应。大湾区目前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但是,从学科资源供给来看,大湾区仅有香港大学的全部学科、香港科技大学商业与管理、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科、香港理工大学酒店管理、设计专业、土木工程学科、华南农业大学农林学科位居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50强。其他城市无一所大学学科进入世界排行前50名。同时,广东省进入国家“世界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和学科全部位于广州,且学科均集中在传统领域,如数学、化学、物理学、基础医学等,缺乏贴近各城市主导产业、及IAB、NEM 等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突破传统学术组织架构、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的强交叉学科。



湾区内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城市间差异较大,无法供给符合大湾区产业创新需求的学科专业,存在优势学科资源区域分布明显不均衡、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不适应的问题。现有的学科资源优势与产业之间在创新活动上缺乏紧密的联系,还未形成创新合力,影响了学科知识转化为产业源头创新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城市协同创新发展的基础:

——大湾区各城市间产业分工具备良好的互补性

香港、澳门服务业高度发达,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93.1%和95.8%,而大湾区内地城市除广州、深圳和珠海以外,其余城市多以工业为主,其中制造业占比较高,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均达到88%以上。大湾区各城市间已经具有良好的互补性特征,存在产业协同分工的基础条件。

——大湾区各城市间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由于港澳与内地九市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二者的主导产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存在完全不同的特征。内地九市产业类型十分丰富,但主导产业同质化严重,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技术及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香港产业结构单一,表现出制造业极度萎缩、经济过度依赖服务业的特征,对现代服务业相关的技术和人才需求强烈。澳门存在经济结构脆弱、产业结构单一化、博彩业“一业独大”的特征,博彩业及其相关的服务业对国际化、信息化、专业化、高端化的人才存在强烈的需求。

不同于港深的金融、创新中心地位,广州是大湾区的政治、地理中心。独特的地理、政治地位和资源优势让广州成为了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的多功能中心城市。随着近年来广州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步伐,广州在大湾区创新集群中日益发挥着“创新大脑”的作用,但在高新技术力量转化以及创新成果产业化方面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为了通过与湾区内城市协同发展,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广州国际竞争力,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增强技术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广州产业结构完整优势,实施产业结构趋同背景下的行业、产品和功能发展,通过这三个发展建立面向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产业链。在加快转型升级石化、汽车等传统产业的同时,依托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区、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和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创新平台载体,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集中资源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天然气水合物、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高端智能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发展,实现千年商都向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飞跃。



利用广州技术领域多样化的特点,依托“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重视利用广州与佛山、东莞之间的空间邻近优势,建立跨区域的创新合作平台,从而更好地发挥广州的科教资源优势、专利技术优势,及佛山、东莞的制造业产业资源优势,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提高广州技术资源供给的辐射溢出能力,引领带动大湾区产业升级,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世界级湾区经济体。

二是提升学科供给综合能力,强化产业发展知识驱动。积极引导驻穗高校完善学科布局,巩固提升广州传统优势学科,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突出学科内容与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新材料、先进制造自动化等产业相匹配。着重设置类似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工程、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生物制药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等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的强交叉性学科,发挥学科知识对产业驱动发展的强劲力量。



充分利用“一国两制”及其湾区的政策优势,依托广州大学城、广州科技教育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中科院大学广州学院等平台载体,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等教育基地,打造高质量、国际化的湾区高校群。积极鼓励驻穗高校与湾区其他城市的高水平院校加强学科共建,尤其是鼓励与港澳国际知名大学形成更加紧密、频繁的创新合作关系,提升相应学科的质量以及国际化水平。发挥广州自身科教资源优势,利用好周边城市的创新合作需求,与湾区内其他科教资源优势不突出的城市,在异地合作办校、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及共建特色学科和专业方面开展合作。

三是促进创新人才自由流动,打造开放竞争创新环境。依托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与大湾区交通枢纽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利用现有高层次人才和基础人才资源,加快把广州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竞争力、辐射力、引领力的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集聚地与供应地,将人才资源真正变成广州乃至大湾区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智力引擎和动力源泉。充分发挥广州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的叠加优势,以广州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载体,打造区域型人才信息共享体系,广州要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共享体系中发挥出核心作用,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人才信息共享。利用广州的“齿轮”作用,主动引领协调湾区城市,加快推动人才资源在湾区内自由且高效流动,以释放人才跨境创新合作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加快推进广州南沙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构建更完善更便利的、可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依托《财富》全球科技论坛、小蛮腰科技大会、官洲国际生物论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等高端会议活动,打造广州创新创业品牌,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积极建立从源头创新到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高质量的协调开放、竞争有序的创新环境,从而与产业环境形成良性共振。

(作者单位: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