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广聚天下才,招才更稳才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何颖思、何道岚  2020-11-05 09:27:09

为何是广州?“更宽广的市场,更具想象力的前景。”来广州创立品牌的香港设计师吴嘉惠告诉记者,因为同声同气的粤语、同源同根的岭南文化,更重要的是广州拥有的完整产品供应链、政务服务高效而体贴,让他和一众香港同事能更快“落地”。

智联招聘联合恒大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0》显示,广州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量占全国人才流动总量比例逐年提高,人才持续稳定净流入广州。去年,广州的人才净流入占比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最高。另据BOSS直聘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广州居“国内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首位,三季度居第二位。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在人才战略引领下,广州施展其产业优势、生活及文化魅力,吸引着广大人才持续稳定流入广州、扎根广州。



数读

2019年,广州地区新增入选“两院”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105人,省级创新创业团队21个、高层次人才146人,人数均居全省第一;持有效工作许可在穗长期工作的外国人1.62万人,同比增长20%,排名全国第4。截至目前,广州地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资源总量403万人,其中留学归国人员约10万人,“两院”院士115人。

智联招聘联合恒大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0》显示,广州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人才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分别为0.3%、0.5%、0.5%、0.6%,持续稳定净流入。其中,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广州位列四大一线城市中最高。

BOSS直聘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广州居“国内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首位,三季度居第二位。



施策:创新人才政策 首推“跨区纳才”

广州对人才的吸引力一直有迹可循,创新举措频出。“广州是最先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地方。”中山大学教授颜光美在20多年前与多位留学回国人才一起,倡议举办“留交会”(现“海交会”),其后在1998年12月,首届中国(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简称“留交会”)在广州召开。他提到,广州在当时就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并举办吸引留学人才的大会,这比国内任何城市都要早。

20多年后,广州的人才政策更加全面。2019年5月,广州市实施“广聚英才计划”,优化整合提升产业领军人才“1+4”政策、高层次人才支持政策、“人才绿卡”制度、“菁英计划”留学项目等原有市级人才项目,提出19项创新举措,比如开辟突出贡献人才、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职称评定“绿色通道”;对战略科学家团队实施“团队带头人全权负责制”,赋予其用人权、用财权等权力;强化金融对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作用,探索实施“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项目。建立“人才服务银行”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最高2000万元免抵押、免担保的人才信用贷款;提供“上管老下管小”组合式暖心服务等。



今年,广州再次做出“创举”——新修订的《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上周获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条例特别设立“人文环境”一章,提出要完善人才引进和积分落户政策,推动人才城市的户籍准入年限在广州累计认可。这意味着,外地城市的人才,如果转到广州工作,无需重新参与积分落户,而是在原城市准入年限的基础上继续计算。广州将在全国率先推动“跨区纳才”。

在“广聚英才计划”统领下,一批大湾区发展需要的高端专业人才正在广州集聚,人才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匹配度日益增强。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引进杜如虚、程正迪、唐本忠等院士团队,佳都科技引进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紘团队等。

搭台:优化“营智环境” 面向全球揽才

位于科学城的赛业(广州)生物科技公司,从事基因敲除/敲入模式动物、生物信息等前沿技术开发。该公司人力资源专员贾女士表示,生物信息方向的博士很少,甚至需要从硕士开始就“预订”。而广州的生物医药企业集中,科研氛围很好,对生物科技的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较大。

广州正发挥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核心引擎作用,着力为人才在穗创新创业以及合作交流搭建高端平台载体。位于海珠区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已集聚阿里巴巴、腾讯、科大讯飞、小米等一批领军企业;而以位于南沙的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为主阵地的“1+4+4+N”高端创新平台体系,也落户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集聚了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主任徐涛院士、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赵宇亮院士、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主任徐宗本院士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连续举办21届的“海交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地区)5万多名高端人才,向全国各地输送了5万多个项目。天河人才港、广州开发区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广州市智汇谷人才联盟、增城区侨梦苑等载体也在加快推进当中,引导海内外高端人才、项目、资本等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广州。

在9月份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加快打造一流营智环境交流会”上,南沙率先提出探索打造一流“营智环境”,不仅聚焦于人才的发展,更注重人才智力的产出和市场化的运作。目前南沙已成立大湾区首家博士后科技创新公共研究中心、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设立“大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受理窗口”,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方案也已上报省政府。

“增强人才吸引力最根本的还是要不断优化营智环境。”华南农业大学人力资源和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明忠认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是稳定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在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引导下,广州的产业集聚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湾区人才流动枢纽作用显现,进而推进了广州人才的集聚。

服务:引才更要稳才 在穗生活无忧

“引才”后,还要“稳才”。针对人才最关注的需求问题,广州重点突破,为人才在穗发展营造宽松、贴心的工作生活环境。2016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人才绿卡制度,对非广州户籍的8大类人才,在出入境和停居留、购房、购车、子女入学等9个方面提供市民待遇。去年底起,人才绿卡审核事权下放各区,人才绿卡政策更灵活,如南沙区扩大人才申报范围,将国内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港澳台一流大学本科生,南沙专才、南沙工匠,以及高级技师、副高职称等纳入政策支持范围。目前,广州全市累计发放人才绿卡7179张,其中来自境外的约占12%。

住房方面,目前已有近700名高层次人才获批住房补贴,杜如虚院士、唐本忠院士、李德紘院士等一批顶尖人才获批1000万元住房补贴。目前全市各区已筹集建设约2.5万套人才公寓,为在穗工作的中高层次人才解决住房问题。

“一台手机就搞定,真的太省心太流畅了。”在广州港从事特种作业的李伟民,通过手机端完成了人才引进入户申报。算上从家乡邮寄户口迁移证等材料的时间,仅花了15天就完成申报全流程。



简政放权,才能激发活力。广州去年10月起在市直单位试点在职人才引进入户“移动端申报+全流程网办”,实现了“零预约、不见面、高效率”。今年至今,广州通过该方式引进在职人才入户已达4.37万人(不含高校毕业生入户数据)。

此外,为打造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广州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变更为“广州留学人员和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公安出入境大厅设立专窗,在全国率先实现外籍人才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工作类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并将外国人工作许可办结时间压缩至7个工作日,在全国时间最短。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0》认为,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成本较低是人才稳定流入广州的主因。2019年广州GDP增速达6.8%,增速高于其他一线城市,但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根据英国经济分析智囊机构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的《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表明,在全球133个城市样本中,广州生活成本低于其他一线城市,广州的房价收入比也在一线城市中最低。

“广州持续的生活生态环境的改善,蓝天碧水、交通便利、医疗卫生及教育,成为城市吸引人才的重要竞争力。”罗明忠指出,广州包容的文化、相对稳定理性的生活成本也吸引着各方人才在广州聚集。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