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院士姚新生:新法研“百草” 中药国际化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黄蓉芳  2019-01-14 09:44:25


姚新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药学博士,暨南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所首任所长,从事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及科研工作长达60多年。获授权专利30余项。5项成果8次获奖,研制开发新药4项,主编出版专著及教材4部。 在6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姚新生已经培养了96名博士、56名硕士、12名博士后。2007年9月,在中国药学会一百周年纪念会上,他被授予“中国药学会突出贡献奖”。


在暨南大学药学院的一个普通办公室里,一个书架,一张书桌,一台电脑,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的全部办公用具。年逾八旬的他,电脑用得纯熟。他打开电脑上的电子日历,只需鼠标一点,就可以知道自己在十年前的某一天参加了什么会议,会议内容是什么。

曾任沈阳药科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并创立了“深圳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中心”和“暨南大学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所”的姚新生说,科学、精准地统筹时间,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在中药与天然药物的王国里探索和追寻。在60余年的药物研究中,先后从薤白、人参、荜解、银杏叶等中药中分离、鉴定出4000余种化合物,其中500余种为新化合物。

药学大师:听党指挥学药 一干就是60年

谈及青年时代的职业选择,姚新生直接说,他的职业选择跟兴趣无关。“当时就是服从命令,一切听从党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

在生于上海、成长于上海的姚新生的记忆里,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他才15岁。“但共产党和解放军入城后的所作所为,让我从那时起就树立了‘相信共产党、跟党干革命’的信念,我很快就参加了青年先锋队,跟着党参加建立工会、学生会等基层政权的工作。”姚新生回忆道,1950年,16岁的姚新生又响应党和政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从上海高中参加军事干部学校,被军委分配到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后更名为东北药学院,即现在的沈阳药科大学)军药二十三期学员班学习。1955年7月,已经拥有一年党龄的姚新生毕业了,又服从军委分配脱下军装,留校当了助教,开始了中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生涯。

在沈阳药科大学,从学生到助教、讲师,从副教授到教授,从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到担任沈阳药科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再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姚新生度过了50多年。

2000年, 66岁的他主动申请辞去了沈阳药科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的职务,南下“创业”,赴深圳出任由清华研究院和沈阳药科大学联合创办的深圳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中心主任一职;2002年,他又应邀来到暨南大学,创立了“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姚新生说,他一辈子都在跟中药和天然药物打交道。

传承中药:关注中医方剂 注重综合治疗

说起中药和天然药物,年逾八旬的姚新生口若悬河,思维敏捷,记忆力极好。他尤其推崇传统中医药学中的方剂。他说,中药方剂凝聚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后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开创使用的中药方剂奠定了现代方剂学及中药药品学的基础,传承至今已有千百余年。

“就好比中国传统食文化的真正载体是菜肴,而不是食材。”姚新生说,传统中医药学文化的真正载体,是作为防治疾病的药品——中药方剂及其制品。中药方剂作为药品,必须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两个要素,中药材只不过是中药方剂的原料。

他说,中医的传统经验早就认识到单味中药材多有某种偏性,因此,传统中医师很少采用单一中药材治病。事实上,人类很多疾病,比如各种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妇科病、老年病甚至癌症等,通常都是因为多种因素综合所致,如果只采用针对某个单一靶标的西药“对靶下药”,未必都能收到理想的疗效。相反,拥有多成分、可能作用于多靶标的中药方剂反而能起到综合治疗的效果。“近十几年来,人们返璞归真,开始重新思考,并加强了对传统中医药学的研究。”他说。

力主创新:利用现代科学 让中药走出去

姚新生一直都很注重推进中药的创新研究,在他的科研生涯中,参与以及主持了对多种中草药的研究,并研发出了多种产品。

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东北药学院任教的姚新生就先后对人参、鹤草芽、线麻叶、淫羊藿、板蓝根等中药进行了活性成分的研究,并主持研制开发了用于治疗大牲畜肠梗阻的线麻叶注射液、治疗妇女更年期障碍的心神灵片(即淫羊霍片)和防治病毒性肝炎的201(即板蓝根)注射液,均获得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投产。

1978年,国家决定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1981年,47岁的他由教育部选派去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留学。两年的留学时间里,他从中药软紫草中追踪分离得到五种微量活性成分,并首次采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测试技术正确测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3种为新的活性成分,在日本申请获得了两项化合物专利。回国后,他又先后研究了薤白、独活、银杏叶等十余种中草药的抗血栓和抗癌活性成分,分离并测定了上百种活性成分的结构,成功研制开发了银杏叶口服液、银杏叶标准提取物等产品。

姚新生说,“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传统中医师用药大多数还停留在经验医学的观察阶段,缺乏按照现代医学临床观察常用的循证医学原则提供的临床实验数据。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品要走出国门,为越来越多的人群接受,需要中医药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他介绍说,中药、天然药物历来都是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源泉,包括麻黄素、青蒿素、吗啡等现代药物都是从传统药物中分离出来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合成或半合成得来的。姚新生说,以临床疗效为标准,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药方剂及其制品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揭示中药的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阐明中药的科学内涵,逐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推进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前提。

创新感言

中医、中药不能只停留在经验科学层面,必须在传承中创新,用现代医学标准,进行双盲对照、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提升现有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临床疗效的重新确认,确保其功效及安全保障的普遍适用性。

人生目标

在60多年的中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和科研生涯中,姚新生为自己立下三项任务:一是教书育人,传承后世;二是科学研究,探索真理;三是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经济、科学)进步。他把“立德树人”定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