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不老钟南山 创新排头兵
82岁仍坚守临床一线创新前沿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翁淑贤  2018-08-13 08:57:43


钟南山


2003年,67岁的钟南山奋战在抗击“非典”最前线,成为家喻户晓的“抗非典英雄”;71岁那年,他牵头组建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81岁时,他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杂志》上发文,为慢阻肺防控寻找新的突破口。

至今,钟南山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出版各类专著20余部,获发明专利60余项。这些成果让绝大多数人认为已足够优秀,但在他看来,未能转化造福社会的科研成果还谈不上是真正的“创新”。

他的使命仍未完成——今年5月,钟南山带领“钟南山产学研团队”携成功实现临床转化的一系列原创性成果集体亮相,踏上创新新征途。

这位创新“老兵”告诉记者:“我很明白我现在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去冲锋陷阵,我的任务是调动起年轻人的积极性,去做好产学研的工作。”

今年82岁的钟南山,至今仍坚守在临床一线。

每周四下午,钟南山还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出诊,一个下午的门诊经常要看到晚上7点多;每周三上午他会出现在病房,带着学生查房、会诊,常常忙到中午12点多。

除了门诊、会诊、查房,他在科研和创新方面一直深耕不辍,慢阻肺防治是他专注的方向之一。

不放弃:全场无人应声 他举手接下“硬骨头”

受吸烟、雾霾、烧柴烹调等因素的影响,慢阻肺患者不断增多,多数在早期并没明显症状,但发展到中后期会出现气短、胸闷、喘不上气甚至呼吸困难,最后可引起心血管、骨质疏松等全身性疾病。据世卫组织预测,到2030年慢阻肺将排在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可一直以来国内外都没有慢阻肺早诊早治的尝试。

2009年,在罗马举办的国际慢阻肺大会上,钟南山提出:能不能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对慢阻肺进行早期处理?这一想法得到大会主席的赞成。但当大会主席询问“有没有人准备做”时却没人举手。

“那一幕刺激到我了。”钟南山说。其实,与会专家都知道这块“硬骨头”实在“太难啃”了。不过,当时已经73岁的钟南山却举手应承下来了。

认准了方向,再难也不言放弃——2010年,钟南山找到生产治疗慢阻肺药物的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下称“勃林格”),说服他们提供药物和资金支持,帮助探索慢阻肺的早期干预。起初,勃林格十分犹豫,因为他们也知道这项工作太难了。钟南山多次到勃林格在中国的医学研发部做工作,还打电话并写信到其德国总部沟通、争取支持。

2011年,勃林格总部终于同意为钟南山团队提供研究用药和400万资金支持研究项目。接下来,钟南山和冉丕鑫教授以及他们的团队深入基层,寻找潜在的慢阻肺患者,这些人一般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不明显。2016年,在对841名患者完成双盲对照实验后,结果出来了:用药组(噻托溴铵吸入)的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并且首次证明,早期用药可以改变慢阻肺患者每年肺功能下降的自然进程。这一研究结果于去年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为慢阻肺的早期防治提出了“战略性的方向”。

慢阻肺发展到中后期,除了病人难受、治疗效果不好,每次住院大概要花两三万元医疗费。“以后,如果能像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早期治疗慢阻肺,不但可大大降低费用,治疗效果更加事半功倍。”据钟南山介绍,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国内推广(包括使用茶碱,含硫氢基的药物),有望成为国际上慢阻肺治疗新的发展方向。

不放松:给年轻人当好团队“后勤员”

“做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顶天’就是要抓住国际前沿理念、攻关国家急需的项目,‘立地’就是要能解决老百姓的需求,研发出对老百姓有效、安全、价廉、方便的器械和药物。” 如何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成功落地转化?钟南山带领团队一直在探索——

比如,早在1985年,国外有一种支气管激发试验可用于诊断支气管哮喘,但光是仪器就要几千美元,价格实在太贵了,即使再好,普通患者也用不起。怎么办?通过努力,钟南山团队掌握了这项技术的原理,设计出简化设备,使这项检测的费用下降到只需几百元。

立足临床需求搞科研,在钟南山院士的产学研团队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近年来,他的团队成员邓方阁博士在红外热成像检测方面取得多项专利,科研成果也落地市场化,生产出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就是另一个有力的例证。钟南山指出,我国每年大约有50万人猝死,第一个原因是心脏病,第二个原因是脑出血或梗塞,第三个是肺梗塞。肺梗塞大多是由四肢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内大静脉堵塞而猝死。红外热成像仪对血管性疾病高度敏感,通过检测皮肤表面温度,能直观、动态地观测四肢(特别是下肢)血流状态,可应用于肺栓塞的早期筛查、预警、诊断及临床监测,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多家医院投入临床应用。

“再好的东西,如果没法在社会上广泛应用,就没有走完这个(创新的)过程。”为了让更多科研成果惠及公众,2009年钟南山为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下“基础应为临床应用服务、科研应为产业发展服务”的建设和发展思路,并组织团队着手搭建孵化平台,帮助呼研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

“我很明白我现在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去冲锋陷阵,我的任务是调动起年轻人的积极性,去做好产学研的工作。”除了牵头搭好台子,在产学研团队中,钟南山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后勤”和“协调员”,为年轻人服务,给他们机会去创新的舞台上显示自己的才能。

近4年来,钟南山团队产学研工作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目前已成立了多家关联项目公司,涵盖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功能营养研究中心、转化服务中心、医疗器械创制中心、医学创新诊断中心、药物创新研究中心六大功能板块,旨在打造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呼吸疾病领域医药产学研一体化标杆。

这也和广州近年的发展步调一致。

近年来,广州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实施IAB产业计划。在这一背景下,钟南山领衔的产学研团队立足呼吸医学与大健康产业,打造出一个又一个高精尖项目,有机融入广州乃至广东省的新兴产业建设进程当中。

不停步:破解防止呼吸传染病院内污染难题

在今年5月份举行的一场产学研工作汇报交流会上,钟南山团队多年来的系列研究成果集体亮相,很快将成为实实在在的产品惠及更多人群。

院感防控产品填补国际空白

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多为呼吸系统传染病,如何有效隔离被污染的空气、即时消杀净化防止院内感染?这是个世界性难题。在今年5月份举行的钟南山团队产学研工作汇报交流会现场,一批院内感染防控展品——隔离输液椅、隔离诊台、隔离病房和隔离净化病床引人注目。这是以钟南山院士、周荣研究员为核心的院内感染防控技术和产品研发团队近年来聚焦研发获得的突破性进展,这批原创产品基于“有效隔离、即时消杀”的原则,可将病人进行单人有效隔离、将呼出的气体引导和快速净化处理,可很大程度上防止传染。这一系列原创产品获批专利20余项,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际空白,成为“广州制造”的亮点之一。

打造10亿级疫苗产业基地

由陈凌、彭涛、周荣等研究员为核心组成的钟南山院士产学研一体化疫苗和抗体药物组团,将与各方通力合作,在广州市及开发区的支持下,在3~5年内投入超过10亿元在广州建设以人用流感病毒疫苗为先导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疫苗和中和抗体药物为特色主打产品的大型生物制品产业基地,填补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的空白。

钟南山

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前会长、顾问。爱丁堡大学荣誉教授,伯明翰大学科学博士,英国皇家内科学会高级会员,首届“港大百周年杰出学者”,2017年获美国胸科学会“呼吸医学巨人(Giant)”殊荣。现任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是我国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慢阻肺、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防治的领军人物。

创新感言:从创意到创新一定要往前走

我认为,人这一辈子如果有一个创新,你的人生就很有意义。

创新对一个研究者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好奇心和永不知足;对社会来说,创新意味着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在有不少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创新的理解停留在高水平的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我并不排斥在高水平杂志发表文章,这能说明同行对你的认可,但是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单纯停留在发高水平文章还是不够的,一定要“往前走”。

高水平的论文只能表明你有创新的观点,如果未能进一步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充其量就是一个“创意”而非创新。

所以,我认为创新应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新发明、新发现,另一个是通过新的发明、发现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这个全过程才叫做创新。对医疗工作者来说,有了发明、发现以后,必须要进入到临床的实践,要能够对疾病的诊治防控带来好处,能够全面推广、让更多人受益,这才是创新。

链接:成果丰硕

钟南山近年先后主持国家973、863、“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WHO/GOLD委员会全球协作课题等重大课题十余项;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等奖励20余项。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