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董事长钟南山
年过八旬的院士力推产学研转化,计划打造10亿规模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道斌  2018-05-17 09:14:19


  年过八旬的院士钟南山当起了董事长,扛起了产学研转化的大旗。


 “顶了天的研究,不能立地解决老百姓的实质问题、解决患者实际痛苦,研究的意义就会打折扣。产学研成果转化工作是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与发表论文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年过八旬的钟南山,从来不缺光环和身份前缀。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系统疾病专家、广州市呼吸系统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更早以前,他还是“抗非典英雄”、中华医学会会长。他是医生,也是老师。其中有些身份,因年龄、精力的原因,他已经卸任。如今,他多了另一个身份———董事长。

    “做这个事情之前,我也很犹豫,考虑了一年半。请教过律师,听专业的经济律师讲了两小时的课。也特意向有关负责人写信,询问操作的可行性。得到领导的答复是‘好好干’,我就决定了。”钟南山说。

    他所决定的,正是用知识撬动资本,推动产学研转化,“我的知识面不够,只能干干老本行(呼吸领域)的工作”。

    2018年5月15日,由他领衔的广东省南山医学发展基金会、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医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广州医科大学钟南山团队产学研工作汇报交流会。会上,他以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亮相。该公司是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及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有人说,钟南山当董事长,院士扛起了产学研转化的大旗。

    院士变身“后勤”和“协调员”

    “多了一重身份董事长后,您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分配?医疗、研究和产学研转化经营会如何侧重?”交流会现场,南都记者直接向钟南山抛出了疑问。

    “我自己仍然是医疗领域的一个‘小兵’,需要出诊、查房,大多数时间仍然在临床一线,进行门诊查房会诊科研等,在产学研公司的工作不会花太多时间,主要定位为做‘后勤’和协调工作。”

    钟南山坦承,自己主要担任的是该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对公司拟投资的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进行评估把关,也积极向董事会提出建议;产学研团队做出的研究成果需要在全国进行临床试验,他可以组织全国知名医院来进行相关研究,让成果更有说服力。

    交流会现场,签约了一系列产学研项目,其中包括“10亿级呼吸系统传染病疫苗产业基地”、“特殊医学营养食品合作”两个未来五年内产值、销售额有望过十亿元的项目,也涵盖了“呼吸系统传染病院感防控粤港澳大湾区研发联盟”、“呼吸系统传染病院感控制示范医院合作联盟”、“共建国家呼吸健康产业创新中心”。

    他透露,目前落地广佛的这些项目,一来涉及呼吸领域的本行,另外也希望借助项目致力于将广州的科技转化做好。有关疫苗生产的产学研基地等,也是他游说另外两位院士来广州将之转化落地的。

    在医疗领域享有盛誉和威望的钟南山也笑称,新的医疗项目需要协调全国多中心研究时“在协调这方面,(我)有优势”。

    “(做了这个董事长)我是有底线的。做产学研转化,绝不能让一分额外的、非法收入进入自己的荷包。团队成果,首先考虑集体、社会。”钟南山希望,能够让科研人员理直气壮地获得合理利益,真正做到合作共赢。

    当天,还有一个特别环节备受关注———钟南山团队参与的各项研究项目股权确权。确权结束后,钟南山以广东南山基金会的名义,向广医南山医学发展基金会捐款1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医学生、研究生。

    一项长达25年的项目孵化

    早在2009年,钟南山就表达过希望利用和撬动资本推动产学研转化的想法。当时由他领衔,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了产学研孵化基地。2017年,中国制造2025广州战略研究论坛中的院士分论坛上,他又说起期望在体制、机制上为科研一线人员松绑。

    去年5月,在这场有广州市主要领导出席的论坛上,钟南山提出了准备成立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的想法。他向在座的院士、专家和领导介绍自己参与的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项目。该项目自2013年开始实施,通过产学研政企经合作,在肿瘤、地中海贫血、重大传染病的快速诊断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突破。

    当时他就表示:“现在的企业是招商引资,而我们希望成立这样一个基金,专门招智引资。企业投入科研是要看对象的,而我们现在已经 有 了 很 好 的 平台,也有很多过硬的成果。在研究方面,我们有3个领域一直走在国际前列———重大传染病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诊早治以及肺癌的早诊早治。”

    钟南山表示,自己一直对“投资”这个词有顾虑,而近期他从相关科技主管部门获悉,现在鼓励院士专家创业,才终于放下心来。“广东、广州要建好产学研发展的环境,一定要减少限制、努力争取,比如干细胞研究,就需要打破目前局限,研究才可能真正走在前头。”

    1993年,钟南山和美籍华裔科学家吴宜庄博士联手开发了一款肺癌化疗药剂。五上新药论证会,未能通过。而在克服了重重困难自主修改、完善后已然是25年后了。“目前(该药)已进入新药审批快速通道,终于看到了新的曙光。”

    25年后,钟南山笑称,为了这个项目,劳心劳力的合作伙伴中风偏瘫了一年多,“我还没有中风,所以站在这(扛起产学研转化的大旗)”。

    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

    无论是教学、医疗,还是科研,钟南山一直有着广东人特有的务实。他多次表示,科研要“顶天立地”———必须要前沿,要在国际、国内填补空白或有所突破;但研究的结论,最终不能是空中楼阁。

    “顶了天的研究,不能立地解决老百姓的实质问题、解决患者实际痛苦,研究的意义就会打折扣。产学研成果转化工作是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与发表论文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董事长钟南山说。

    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荣教授介绍,自2009年以来,钟南山团队创新性地搭建并成功打造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体系。近4年来,团队产学研工作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

    这一体系以呼吸疾病临床诊防治需要为导向,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为依托,以广东省南山医学发展基金会为枢纽,以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产业化公司为主体,吸引社会资本,自主孵化出了一个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目前,产学研团队成立了多家关联项目公司,涵盖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功能营养研究中心、转化服务中心、医疗器械创制中心、医学创新诊断中心、药物创新研究中心六大功能板块,打造了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呼吸疾病领域医药产学研一体化的标杆。

    这也和广州近年的发展步调一致。

    近年来,广州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实施IA B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计划。钟南山领衔的产学研团队立足呼吸医学与大健康产业,打造出一个又一个高精尖项目,有机融入到了广州乃至广东省的IA B战略当中。

    董事长钟南山有个“小目标”,2018年,团队将致力于建设“呼吸健康产业创新联盟”,围绕呼吸健康产业链,吸引社会资本、人才团队、国内外创新项目,采取集团式发展战略,立足广州总部、以广佛为核心,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呼吸健康产业创新中心。

    5月15日,参加钟南山团队产学研工作汇报交流会的广州市政协主席刘悦伦说,钟南山是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医学专家。由他领衔的呼吸系统疾病研究,在国内一直排名第一,已然是广州的一张名片,“科技创新最终要转化为产业,所以现在广州、广东乃至全国发展高端产业,就是以高端的人才团队为核心,整合各方面资源发展具有自己核心技术的高端产业。钟南山院士所走的这条路,就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高端产业、推进自主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