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黄晓明:他研发的天线获国际专利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钟丽婷  2017-09-19 08:57:48


黄晓明在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的实验室里,手上拿着他和团队研发的超宽带全向吸顶天线。


电子技术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从事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及相关工作超过20年。

上个月底,“中国联通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在广州天河区林乐路挂牌成立,黄晓明作为实验室牵头人,将带领团队进行无线网络、物联网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初次见面,黄晓明普通西裤加衬衫,简单打扮。聊起关于实验室相关话题时,他侃侃而谈。这位屡屡研发出“爆款产品”的南粤工匠,一言一行中流露出来的是自信和执着。

成就:研发“爆款产品”获国际专利

1997年,黄晓明入职中国联通。无线电专业毕业,喜欢搞技术研究的他一开始负责网络运营与维护。几年后,他开发了一款性能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的新型室内天线,获中国和美、德等六国专利授权。这是他在联通公司研发的第一个产品,是中国联通集团目前唯一获得授权的国际专利,也是中国联通集团目前唯一对外授权实施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自主研发专利产品。

黄晓明就这样一战成名。此后,他越战越勇,近年来牵头完成多项研究项目,并研发多个专利产品。

遇到问题总爱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搞清楚不罢休,新型室内天线的研发离不开他的这个“职业毛病”。

在移动网络由2G向3G迅速发展时,中国网络规模开始急剧增大,2008年,黄晓明发现2G网络建设的室内分布系统大部分已不适用,而通讯业务量大部分都来自于室内,室内网络覆盖非常重要。

“3G频率比2G频率更高,但前者覆盖面积比后者大大减小。这相当于原来一个灯泡可以照亮的一块地方,现在需要四个灯泡。”如何提高天线的覆盖效能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基于网络的发展需求,联通公司专门成立专家组,黄晓明是专家组牵头人。

黄晓明印象很深刻,当时研究条件还不完善,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在进行新型室内天线产品研究时,他自己从老同学那里拷贝破解版软件,利用仿真技术自学建模,一点一点研究。“我原以为做研究一定要有实验、实验样品,现实中我们没有这个条件,就必须想办法突破难关。”黄晓明发现,实物研究虽然更直接,但仿真技术也是一个很好的实验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在虚拟条件下做出来,结果和实验室做得效果差不多,节省成本,也能缩短研发周期。

尽管如此,从仿真技术到实际操作还是存在差距,需要不停打磨细节、反复优化。2010年,黄晓明的研发技术成熟,想把产品做出来,找到公司领导,领导当下拍板同意生产。

新型室内全向天线大大提高了整个通信网络的效能,该产品一夜之间成为行业“爆款”,在全行业内得到极大范围的应用,为联通节省网络投资超过40亿元。

钻研:为第一手数据爬高塔钻管囊

熬夜,四处出差做测试、实验,黄晓明的研究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更多是要在各种各样的环境里获取数据,得到最新的一手资料。对黄晓明来说,爬50米的高塔、连续熬通宵是家常事。

与黄晓明一起共事的潘桂新直言黄晓明对他的影响十分大“特别是他的钻研精神”。

潘桂新记得很清楚,他们曾在北邮的宾馆里做研究,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当时我都熬不住了,黄老师年纪比我大很多,但是他还是一个人在那坚持着”。

很多人对于通信工具的需求是24小时在线,通信技术也必须满足在全国甚至全球都可用。这就要求做研究时,技术人员要模拟各种外部环境,国内十几个省市区的环境自然都不同,“像我们广东高温湿热,而东北低温寒冷,有些户外风大,有些地下室则潮湿,只有去到各地做测试,拿到数据,才能做出相对应的调整改进,这些不仅是对技术的高要求,还包括体力。”

户外测试作业,山上四五十米的高塔,风大,潘桂新第一次去都觉得恐怖。对黄晓明来说,只要上去拿到测试数据,爬多高都不是事。

遇上“特殊场景”,黄晓明还会亲自带队前往检查信号。2014年,珠海横琴口岸,人流量大,通信环境复杂,信号出现意外故障。现场进行数据检测时,由于部分通信设备在楼道夹层里,黄晓明蹭蹭蹭就爬进了管囊内,“通常夹层设计的房子里面布着各种管道,比如冷风管热风管还有一些电力通信管囊,管道很小,人得爬进去看,拿着仪器仪表去测信号”。

共享:研发的产品有个共同点:通用

继2000年研发了新型室内天线后,2011年参与完成了“新一代通信综合接入户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项目;2012年牵头完成了“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2014年牵头完成了“无线网络共建共享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2015年牵头完成了“室内多网共存的频谱高效利用和电磁干扰抑制研究及应用”项目……近年来,一系列的优秀研究项目让黄晓明成了行业内的“光环明星”。

其中,他首个研发的新型室内天线成最新行业技术标准,截至2015年底,全国联通使用总量超600万副,节省网络投资超40亿元。

2008年以前,黄晓明在联通公司更多的是负责网络建设和维护,所以他很清楚各运营商在网络投资方面下了巨额成本。“其实有些基础性设施和技术可以共享,但竞争压力下,彼此不愿资源共享,多方重复建设。”黄晓明表示,自己近几年的创新研发产品希望能为整个行业带去有力的局面,让整体利益最大化、社会资源最优化。这些产品都有个基本特点就是通用,国内外都可以用。“比如这个室内新型天线,不仅是中国联通可以使用,国内其他通信公司亦可以推广使用,放在国外同样也可以被推广使用。”

传承:手把手教学,他的“轴”影响同事

潘桂新与黄晓明共事了3年,对黄晓明的“轴”有深刻了解。

“我们技术行业更新特别快,像他这个年纪的人很多转管理了,但他不愿意。每一代新技术他都自己先去学甚至去看英文资料,了解背后原理。一开始我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轴呢?”手把手教学,总是带着比自己年轻的同事奔赴一线测试拿素材,后来,潘桂新与同事们心里越来越敬重这位老前辈。

黄晓明认为,在信息通信领域,中国已是网络大国,但还算不上网络强国,需要大批有志之士为之努力。“我在中国联通是一名技术人员,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追求卓越是我们匠心打造网络的目标,也需要精雕细琢、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

“搞技术研究这个岗位比较特殊,需要积累和沉下心来。一个这么大的网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一定要有一拨人做这个事情。传承就是人带人,形成一个团队,现在叫人才培养,这个非常需要。当然作为公司来讲,也要形成一个氛围——— 让更多人才有这个环境和条件去做这个研究,才能沉得下心来”。

同题问答

南都:你理解的工匠精神是什么?

黄晓明:做事专一,坚守和追求卓越。

南都:你认为如何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黄晓明:当今社会追求快节奏和短期利益,但最终要回归本源。品质、效率和社会总体资源最优配置才是工作追求的最终目标。做一件事,做大容易做好难,做成容易做精难,因此,国家和政府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呼唤价值回归。希望我们能不断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更多的人才有施展才艺的空间,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