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苏国辉:40年磨一剑,走上神经保护与再生研究之巅

来源:广东科技报  2017-06-12 09:03:07


苏国辉演奏古典吉他。





苏国辉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香港大学眼科学系及脑与认知国家实验室解剖学讲座教授﹐何冯月燕基金明德教授(神经科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教育部“2011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学部委员,中国脊髓损伤研究协作组董事会联席主席,中国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杂志总编辑。一直从事哺乳动物视觉系的发育、可塑性及再生的研究,于1985年首先证实了使用外周神经的移植方法可以使成年哺乳动物的视网膜节细胞长距离再生。研究方向是使用多渠道的方法, 来促进视神经及脊髓轴突再生,致力研究探索神经保护和再生的因素, 包括纳米医学、营养因子、 运动、中草药提取物、免疫反应、康复训练等,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390余篇,拥有专利25项。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获选为美国发明家学会院士。

69岁的苏国辉被誉为“世界视神经再生研究的先驱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是第一位证明了“成年哺乳动物的视网膜节细胞可以实现再生”的科学家,他的研究被学界认为“极具开拓性”,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与引用。近年来,以广州作为研究基地的苏国辉着力打造创新型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并提升了我国中枢神经系统保护和功能重建研究领域的水平。由他领军的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神经再生研究重镇。

创新:让神经再生研究走向世界前沿

祖籍广东顺德的苏国辉1948年出生于香港,1973年毕业于美国东北大学生物系,197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博士学位,后在香港大学医学院长期从事哺乳动物视觉系统的研究,包括对视觉传导路发育的开拓性研究,对视觉传导路损伤后的可塑性研究,以及对视网膜损伤后的再生性研究。

“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再生能力有着本质的区别。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非常重要,如果受损后能够再生,瘫痪的人或许能重新获得行走的能力,失明的人也能重见光明,这将改变他们的人生。” 为了开展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在暨南大学—香港大学脑功能与健康联合实验室的基础上,苏国辉主持建立了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他与团队以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视神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视神经的“微环境”,发现受损的视神经也具有再生能力。苏国辉还带领团队创建了“外周神经视网膜移植模型”,在大鼠身上进行探索,首次证明成年鼠的视网膜节细胞受损轴突,可在外周神经中再生。

为了寻求有效的中枢神经保护和功能重建的途径,以苏国辉院士为带头人的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不断拓展与海外专家团队的交流与合作。研究院“中枢神经损伤与修复”创新引智基地也获批2014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该项目旨在研究中枢神经(包括视神经)损伤、修复的基本机制。“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成为全中国中枢神经再生研究的基地,也希望把研究转化到病人身上,让病症得到有效的缓解。”

突破:开辟“中药”与“运动”研究新天地

近几年来,苏国辉院士的研究离不开“中药”和“运动”两个关键词。这两个看似普通的话题与神经的修复与再生相结合,得出不少实用的成果。

中医常说,枸杞子有明目的功效。一直从事视神经系统研究的苏国辉前些年开始对枸杞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希望可以用现代的研究方法把‘明目’这一概念说清楚。”团队研究发现,枸杞子有很好的神经保护作用。苏国辉也将这一发现应用于为损伤后的视网膜节细胞的保护和存活寻找新的因子和治疗措施,为青光眼新疗法的开发提供依据。此外,枸杞子在青光眼、中风、老年痴呆、脊髓损伤、抑郁症等不同的模型上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探索枸杞子的神经保护作用与枸杞多糖的关系,苏国辉院士与暨南大学药学院姚新生院士团队也展开合作交流。他表示,“希望能在合作中擦出火花,将枸杞子中的有效成分研究得清楚一些。” 目前,他的团队已在枸杞子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并在国际杂志上发表了30多篇文章。

作为一名多年研究脑科学的学者,苏国辉认为多运动对脑健康非常有益的,“我们要健康地长寿,没有运动就是健康的危机。”“运动”与“中药”较为类似,都具有养生的功能,也与现代医学中的预防医学相似。苏国辉院士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对老鼠的行为进行测试,发现运动能够很好地改善老鼠的抑郁情况,且适用于人类。“现在很多在城市工作的人都会有一种长期疲劳症,常常感到疲惫、乏力。”他通过教授亚健康病人练习八段锦(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并对其进行跟踪抽血测试,发现运动后他们的情绪有了很好的改善,细胞中端粒酶(与长寿健康有关的一种指标)的表达水平也随之升高。

“一定要大规模、长期地针对人群来进行试验,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运动的机制”。苏国辉表示,“希望可以通过会议探讨中国在经济转型社会时期运动的重要性,也希望社会可以配合建立更多的体育设施,从而减轻医疗负担。”在他看来,中国有必要从重视“竞技运动”向关注“保健运动”迈进。

感悟:科研人生需要“自强不息”

在教学方面,苏国辉十分注重“善用其才”,不仅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搭建平台,还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只做一个技术员,”他表示,“希望可以培养出一些独立思考的科学家。”在苏国辉看来,学生应该多质疑、多提出问题,“年轻人的创新能力很强,我们应该多给一些鼓励,令学生有信心,进而释放出自己的创新思维。” 

“不要怕吃亏”,这是苏国辉院士的另一个“不要”。“如果有机会就应该多做些事情,这其中有两个内涵:一是做得多就会学多点东西;二是多做事就多些机会与他人建立关系,多沟通、多交流也会不断地提升自己。”他常勉励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学会‘自讨苦吃’,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遇到不懂的东西要学会学习它,要学会如同海绵一样汲取周围的新鲜事物。”他也曾多次在讲座中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劝勉学生:要树立崇高目标,要自强不息、不懈追求。

在香港出生的苏国辉坦言自己儿时“不太用功”。小学毕业时,老师送了他四个字“自强不息”,虽不太明白这几个字的含义,但还是把它记在心底。后来,成绩不够理想的他没能如愿进入大学,这对他可谓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人只能活一次,你必须有一个目标,并学会掌控自己的命运。”在这样的精神支撑下,苏国辉做了一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决定:留学美国。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发生了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

当时,苏国辉家里只能够负担他去美国读书一年的费用。第一年暑假,为了赚取学费,他早上到餐馆刷盘子,晚上再到药剂房里做配药师助理。然而,助理工作的无趣经历使当时就读东北大学药剂学专业的他毅然决定改换自己的专业,转向了生物学的研究。一次偶然的机会,苏国辉在哈佛大学找到了一份管理动物库房的工作。虽然从事这样一项普通的工作,但是他却十分珍惜,好学的他在每天喂养实验小鼠的同时额外帮助科研人员记录小鼠的实验数据。正是这一份用心和乐于为人考虑,苏国辉得到了当时一位教授的赏识,并受邀加入科研小组,从此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1977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苏国辉做出了他人生又一个重要的决定。出生于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香港的他在留美10年期间一直被身份归属问题困扰,但是也让他清楚认识到自己生下来就是中国人,身上留着炎黄子孙血脉的事实。虽然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光环可以让他很轻易地留在美国发展,但是他内心那颗跃动的中国心让他毅然决定回港发展。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