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16日,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期间,广州市政协常委、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香港广州青年总会主席霍启文提出了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财税政策的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更加频繁,国际竞争不断加剧。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税制结构变迁、财政支出优化、央地关系协调的趋势。
在霍启文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个独立关税区”的特殊性。珠三角地区与港澳的税制在立法权力、税制结构和主要税种税基、税率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别,二者的财政制度在立法权力、预算制度、公共支出投向等领域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别。同时,二者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管理模型等方面还存在差异。
对此,他建议,粤港澳大湾区要建立适应湾区建设、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促进对外开放的财税体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果,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大湾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粤港澳大湾区财税体制改革方面,霍启文提出,可通过优化财政补贴、调整转移支付、推广绩效审计,提升要素流动性,促进大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国家预算体制改革积累经验。
在政府间财税关系协调方面,通过试点税收要素调整、落实财权与事权匹配、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助力打造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而在税制改革方面,则通过完善税收优惠、发展房产税和环境税、加强技术创新和跨境合作,优化营商环境。
“具体来说,南沙可深入‘港人港税、澳人澳税’税收优惠,打造‘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大湾区桥头堡。”霍启文说道。
他坦言,目前“港人港税”政策强调应税收入“来源于南沙”,建议可以适当扩大范围,对于已在大湾区生活多年的港澳人士,其在南沙缴纳的境外所得部分个税也予以享受超过15%退税的政策优惠。同时,对标横琴,建议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展至全球高端人才及紧缺人才,体现南沙“面向世界”的发展理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