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位世赛“概念产品制造”冠军,正带领学生挑战技能新高度

来源: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公众号、学习强国  2022-05-20 16:45:21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有这样一群90后,他们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凭一技之长,让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飘扬在世界技能奥林匹克赛场上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匠”的朝气、力量与担当。

 

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新时代青年技术工人身上蕴藏的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他们如何长成?未来又将如何传承自己的技艺和匠心?今天,来看看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金牌选手黄枫杰的故事

 

我们是“概念产品制造师”

 

“五一”假期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广州市技师学院教师黄枫杰正在为学生讲述手工制作模型时的刀法要领。

 

原型制作是什么呢?用黄枫杰的话说,就是“概念产品工艺制造”,是将工业设计图纸上的想法变成实际模型的过程。“比如说,刚开发了一款新的手机还没上市,我们就先要打板,打第一个样板出来,原型制作就是做这个事情,包括所有的工业产品。”

 

小到耳机、手机大到高铁、火箭,每一个产品迈向生产线前都要做出一个高精度或同样大小或缩小比例的原型作品,也就是首板模型。这是对产品外观是否合理的重要检验,需要技术工人熟练掌握包含机械设计、3D打印、铣床、车床、手工打磨、抛光、喷漆,7大工序的相关技能。

 

眼下,学生们手头正在练习做“微型机械爪”的模型,除了细致交流手工工艺,黄枫杰也会告诉学生高标准是什么,精品怎么做。之所以能有如此宝贵的心得传授,是因为5年前,他曾代表中国首次出战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

 

那次是中国第一次参加这个项目,所以那个时候我只能通过2015年师兄拍的照片来学习,反反复复地看照片,看人家是怎么进行分模的。因为有些产品很复杂,一体加工是加工不出来的,需要把它拆解成很多块,然后一块一块加工,制作完成之后再拼接组合成型。——黄枫杰

 

当时原型制作对中国来说是个完全崭新的项目,而日本、韩国则连续多年在世赛中包揽金银牌,选手能力、参赛经验都有明显优势。为了通过比赛促进世界各国技能人才交流互鉴,赛前1个月,日本选手应邀来到中国的国家集训基地。每一次切磋演练,黄枫杰都认真观察,对照不足。

 

黄枫杰回忆:“日本专家和日本选手事先通过交流,了解并承认了我们的实力,所以才肯应邀前来切磋。他们学习我们的优点,我们偷师他们的长处。那时,一对比就明显感觉到我们与日本选手的差距在于手工制作。日后的训练,我奋起直追、补强短板。”

 

材料临时变更、机床使用规则改变……比赛考验的绝不只是熟练,还有沉着应对的能力。22个小时的比赛时间里,面对不期而遇的变数,黄枫杰专注、冷静,沉浸在属于自己的节奏里。最终,他提前15分钟完成所有比赛模块,且是全场唯一完成比赛任务的选手。

 

20171019日,黄枫杰凭借硬核成绩登上冠军的领奖台。他回忆,当念出他名字时,喜出望外的同时更多的是“不相信”。“因为觉得自己完成得并不完美,盯着大屏幕看了又看,一再确认。”

  

首次参赛,一举夺冠,黄枫杰说激动欣慰之余心里仍有遗憾。

 

黄枫杰告诉记者:“因为材料换了,泡沫本身都很粗,是抛不亮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不够完美。经过我手的东西,从我的眼睛看到的,它该直的必须要直,该是平的必须要平,喷了漆之后该发亮的就必须要亮。表面有没有指纹,有没有划痕,有没有凸点……作品要像真正买回来的产品一样,它的表面都是很漂亮的,除非是我没有发现,我看到就一定要把它处理好。”

 

走下奖台走上讲台传承工匠精神

 

走下领奖台,黄枫杰有很多选择,但他最终走向学校的讲台,成为一名教师,同时他还成立了工作室,作为深化与企业产业紧密对接的窗口,继续培养高技能人才。他说比赛只是经历,过程中的收获应该有人不断总结、传承。

 

“如果我到就业或者别的地方去就职,相当于把这段宝贵的世赛经验带走了。作为一名匠人,我要懂得感恩,要把这份经验留给母校。”黄枫杰说。

 

“十三五”期间,我国先进制造业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5.1%33.7%。黄枫杰时刻感受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给技能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以前做的东西,可能它的换代很慢,但现在可以说是一天变一个样。之前做的那种机器人的外观都是很生硬的,但现在美观上提高了很多,包括餐厅服务的机器人。现在很多技术的更新是非常快的,所以不只是“会就行”,必须要有自我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必须掌握好前沿技术,争当技能先锋、技术“弄潮儿”——黄枫杰

 

近日,人社部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最缺工职业排行显示,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5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黄枫杰一直关注这件事,他期待在新法的推动下,政校企协等形成合力,不断改革创新,推进产教深化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持续为产业、行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黄枫杰介绍:“现在考铣工的证特别难。就中级实操考试而言,普通加工模块及格后才能考数控加工模块,且普通加工精度须达到0.05毫米。作为学生不可能一下就能练到位,需要在实操课中持续反复练习,才有可能达到要求。因此,目前我们与企业不断探索新的合作培养模式。”

 

小时候看爷爷修理拖拉机,读书时到技校学习,如今带领学生挑战技能新高度。在黄枫杰看来,工匠精神需要传承,自己完成了学生到教师的转换,也肩负起传承的使命。

 

“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还要再追求卓越。你觉得这个东西已经做好了,你还要继续再想我能不能做得更好。”黄枫杰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网才科技(广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