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个岗位进校揽才,2025海珠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助推产教融合
4月10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海珠校区人声鼎沸,2025年海珠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暨“阳光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此举行。本次活动以“校友联动、产教融合、新兴引才”为主线,吸引了123家企业携330个职位共约3100个岗位到场揽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超208人次,为区域育才发展、经济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招聘会不仅是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联动,更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清远市清新区携近20家本土企业跨城参会,与海珠区在专项招聘座谈会上共商人才互通大计,为区域协同育才按下“加速键”。
校友企业“反哺母校”
以“老带新”模式传递创业精神
招聘会上,多家校友企业以“反哺母校”之情怀重返校园,通过成果展示、创业分享、岗位招募等形式,与师弟师妹展开深度互动。像清远南方制版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校友企业不在少数,据统计,本次活动校友企业涵盖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既为毕业生提供多元化职业选择,又以“老带新”模式传递创业精神,成为学校最温暖的注脚。
“人才是第一资源,跨区域输送是破解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清新区副区长吴惠红在座谈会上强调。
“我们希望通过跨区域协作,让人才流动更高效、资源配置更精准”。海珠区人社局副局长张悦表示。
两地政府前期打造海珠-清新就业服务站,并促成劳动者转移海珠就业,为海珠发展注入人才资源,打通了人才流动的“最后一公里”。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广清一体化战略注入新活力,更将对口帮扶从“单向输血”升级为“双向赋能”。
师范类岗位成为“主力军”
AI、低空经济领域高薪引才亮眼
作为华南地区师范教育重镇,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始终以“育师育才”为己任。本次招聘会上,师范类岗位成为“主力军”,123家企业中,超五成提供教育相关职位,180余个职位精准对接师范生专业,涵盖中小学教师、教育咨询、课程研发等方向。
知名教育机构“李阳教育”“新东方教育”“新东方前途”等悉数到场,不少企业为吸引人才开出“入职即享安家补贴”“带薪培训”等优厚条件,师范类岗位薪资多集中在8-12k、12-20k两个区间。
新兴经济领域成为本次招聘会的另一焦点。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产业强势发力,5家企业抛出高薪橄榄枝,掀起人才争夺热潮。
某头部AI科技公司展位前人头攒动,其发布的“AI开发工程师”“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等岗位要求虽高,但薪资待遇极具竞争力。“我们瞄准的是技术尖子,二师学子的跨学科能力令人惊喜。”企业HR透露,仅一上午便收到28份高质量简历。低空经济领域同样火热,售前工程师(无人机)等新兴岗位吸引大量工科生咨询,某企业表示,技能决定薪资,有能力的青年月薪自己开,彰显行业求贤若渴的决心。
“高薪背后是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海珠区人社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本次招聘会通过“政府搭台、校企联动”,成功搭建新兴产业与高校人才的直通桥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储备动能。
“湾区就业巴士”化身移动服务驿站
提供“一站式移动公共就业服务”
招聘会现场,“湾区就业巴士”化身移动服务驿站,搭载简历实时打印、AI面试模拟、政策智能、直播带岗查询等多种就业服务元素的“一站式移动公共就业服务”,短短半天服务超50人次。巴士内特设“职业发展诊室”,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特聘专家杜绮丽坐镇指导。这位曾任职摩根士丹利、喜威(中国)的资深HR,结合师范生特点提出“三维定位法”:“深耕教学核心技能,拓展‘教育+科技’跨界能力,关注多类教育机遇”。她的建议让许多学子跳出传统职业框架,发现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湾区就业巴士”上特别设置了直播带岗环节,主播凭借丰富的直播经验,对岗位信息、企业优势以及职业发展路径等内容进行了详尽且深入的讲解与推介。这种创新的线上互动方式,不仅精准传达了企业的用人需求,还让求职者在活动现场之外,也能通过网络全面清晰地了解相关岗位信息。同时,巴士上设置茶水、糖果区域,创意拍照打卡区,职场心愿墙等,营造轻松愉悦的求职氛围,缓解求职者紧张情绪,提升其参与感和体验感。
从校友反哺到师范育才,从高薪引智到产业升级,这场招聘会不仅是求职者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更是教育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搭建多元化就业平台,助力学子在时代浪潮中扬帆起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网才科技(广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