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控集团属下广州电缆厂有限公司始创于1956年,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双菱”牌电线电缆,2023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名单。广州电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自主创新为内在驱动力,充分利用“科改”政策优势推动实施深层次改革,不断激发发展动力,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为各类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推进环保型聚丙电缆项目开发与产业化,2023年该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年入选“广州科技企业创新50强榜”,3项标准荣登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
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哈尔滨理工大学、暨南大学、金发科技等单位联合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高价值科研成果,2023年获得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45件。其中,与暨南大学合作培养博士后,联合开展海底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研究等基础研究课题,实现介电强度提升34%,申请6项专利。
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
激发科创人才新活力
优化薪酬分配机制。为员工设置创新平台奖、创新成果奖、标准奖等10多种创新奖励,近年来兑现奖金超85万元。将研发人员收入与新产品销售收益挂钩。以创新效益定收入,实现部分核心研发人员收入翻番、研发团队收入拉差4至5倍。
探索实施“揭榜挂帅”机制。筛选高压电缆、新能源充电桩电缆等一批战略性研发项目,赋予“挂帅”人员项目“组阁”、技术路线等自主决策权,把项目交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支持创新人才建立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着力推进技术攻坚、工艺改进。其中,冯楚倩女职工创新工作室牵头进行工艺改进工作,2023年为企业节约成本超千万元。
冯楚倩女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开展新能源电缆线芯优化研究
锻造企业发展新优势
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推动产能提升。2023年完成41项重点技改项目,以及32台新设备的导入,月产能同比提升33%。加快MES制造执行系统项目的落地应用,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深入推进精益管理,2023年开展QC课题8项、15场“零缺陷”质量意识培训,覆盖制造体系1192人次,促进2023年节约成本数千万元。
导入先进设备提升产能
加快科创成果转化助力降本增效。研发新型型线导体工艺,提高电缆使用寿命,材料成本降低2%以上,2023年降低成本上千万元。研发轻量化新能源充电桩电缆,较同载流量产品外径减小15.5%,重量降低18.4%,成本降低15.7%。研发具有优异的抗水树性能、可循环再利用的环保中压聚丙烯电缆,推进产品通过国家级型式试验,2024年计划投入试运行,在聚丙烯电缆替代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发展趋势中抢占市场先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