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聚焦】高校加快工程师培养的“卓越之道”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2年第2期  2022-03-03 18:05:33
内容摘要:高校负有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职责。201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开启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探索。实践中,各高校深化工程教育改革,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探索工程人才培养的“卓越之道”。


编者按


高校负有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职责。201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开启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探索。实践中,各高校深化工程教育改革,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探索工程人才培养的“卓越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对高校培养卓越工程师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刻指出“高校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大理工科人才培养分量,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充分揭示了加强卓越工程师和优秀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大现实意义与可靠实现路径,并强调要将其“作为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


高校应进一步积极主动地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体系中,着力解决在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机制中长期顽固存在的主要以学术产出为目标导向、相当程度上与产业实际需求相脱节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从对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驾驭未来科技创新和充分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高度重塑和升级新型工程师培养的卓越性,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和大学组织模式创新,积极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师队伍,为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制造强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化“四链融通”式人才培养新理念


在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活动中,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这不可或缺的四大链条紧密结合、深度融合,共同致力于推进新工科人才的成长发展体系。


教育链,是指经由多维主体共同培养造就具有较强创造精神和突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工科人才,它要求着眼于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的设计调整。


人才链,包括由校内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和企业导师等三方力量共同组成的强大导师队伍,着力解决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这一关键性问题。


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形态,它是开展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活动的重要依据。


创新链则是指围绕某一核心技术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活动将相关的创新参与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与创新系统的优化。


通过这“四链”的有效联结和有机整合,把政府、行业、科研院所与企业多方优势资源有效汇聚起来,完善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使学生能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高效的专业学习,从而构建起集教育、培训、研发于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


通过打造一支由“校内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行业企业导师”构成的三位一体式导师队伍,将产业链中的资源需求、人才技术、项目研发等要素深入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合“理论基础+专业方向+产业方向”的专业教育链和“创意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创新培养链,构建“对接—渗透—交融”的共享共赢运行保障机制。


积极发挥政、校、企多维主体的协同互动效应,将高校的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的生产、研发、设计、管理等环节融为一体,使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交融成双赢的利益命运共同体,引导其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协同高效、风险共担的运行保障机制,形成凝心聚力、资源优化、协同创新的发展合力,使高校在产教、科教的融合实践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立足中国国情育人才”的目标。


整合校企资源打造人才培养新载体


高校要努力在高度包容开放的氛围环境中,通过广泛集结社会资源、多方凝聚社会力量、全力汲取社会智慧,办“大教育”进行大格局大气派的人才培养活动,不断创新未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载体。


要通过与企业共建专项人才班、遴选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体系等,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


20215月,哈尔滨工程大学选派了动力学院副教授杨晓涛,以“沉浸式”方式进入企业担任哈电集团中央研究院舰船动力研究所所长,“肩负重任”的他深知“组织意图”,倾心为校企合作搭建纽带架接桥梁,通过其积极地“穿针引线”活动,竭力促成了动力学院杜敬涛教授团队与哈电集团共建减振降噪主流专业团队的合作,校企人才资源和师生团队围绕船用推进系统减振降噪方法研究、推进零碳绿色动力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在此基础上,202112月哈尔滨工程大学与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五年内双方将各出资500万元建立研发经费池,支持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平台。


根据协议,哈工程大学的5位教师再以“沉浸式”方式进入到公司挂职,带领卓越工程师的后备学生团队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方式,以多学科交叉的产学研合作路径,建立起互相支持、互相依托、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从而为优秀工科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新载体和新路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一举带动了学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显著提升。


开启产教融合育才新模式


新时代的高校,要真正着眼于深化工程人才教育改革,紧密聚焦产业实际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大力推动优势理工科高校与高端制造企业进行高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为长久的合作,建立跨校跨学科培养机制,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


校企双方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实践互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行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通过实行“高校+企业”“校内导师+行业导师”的“双导师”培养制度,整合连接校企师资力量,共享教育和科研资源,推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更好地契合生产实践需求。


早在2016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浙江大学就共同创建了浙江工程师学院,旨在充分发挥浙大综合型大学优势,全力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示范区。浙江工程师学院在全国率先实行了“项目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围绕科创高地建设设立交叉复合的卓越培养项目,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直面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的卓越工程师队伍,着力解决“卡脖子”的工程技术难题。目前在院研究生已达4600余人,其中包括工程博士520余人,全方位立体式地涵盖了工程专业学位全部8个类别和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类别,成为国内工程教育专业最全、类型最多、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办学改革实体。


20219月,哈尔滨工程大学正式挂牌成立龙江工程师学院,努力打造全国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示范标杆,目前已部署首批126名教师、319名研究生进入龙江企业,并聘任企业导师160余名,通过共享校企教育和科研资源,大幅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契合和适应一线生产实践需求。


构建优质科教资源共享新平台


平台是有效凝聚和吸引人才、成长和发展人才的关键所在,要积极搭建起推动优质科教资源之间协同合作的“脚手架”,为卓越工程师提供良好的成长实践平台。


因此,高校要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与高层次科研机构探索构建稳定的人才培育合作模式,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有力支持双方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在此过程中推动优秀工科人才的成长。在这方面,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中航气动院联合成立“先进声学测试与降噪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共享多型风洞、水声水池等大型仪器设备,联合开展相关研究及工程应用与转化等方向的科研合作,首批启动联合支持了5项合作项目。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必须进一步深化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加快高层次国际化工程人才的培养节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充满智慧和创造性地在本土充分开发利用外国资源,借鉴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传统优势,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共同创建中法工程师学院。作为中法两国高等工程教育合作的先行者,中法工程师学院以培养高水平国际通用工程师为目标,创新性地采用了“预科—工程师”与“本科—硕士”相融合的精英人才教育模式,全力培养具有宽阔全球视野、开阔系统思维、强劲协同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应对世界多样性和快速变化挑战的工程领导领军人才,在培养方式上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并真正实现国内教育与境外教育的同质等效,从而为高质量国际化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成为“中法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典范”。


上海交通大学与四所法国工科学校(巴黎综合理工学校,巴黎高科国立高等矿业学校,巴黎高科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及巴黎高科国立高等电信学校)共同成立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为每位学生配备了1名中方导师和1名法方导师,同时接受中法双重体系的联合培养,以独具特色的“中外双导师制”助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收到了显著的人才建设成效。


卓越工程师队伍作为优秀而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他们是推动我国制造业水平持续不断向高端迈进的一支重要支撑性力量。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当今的中国热切呼唤各类“大国工匠”的涌现,而培养“大国工匠”的源头在于一流的工程教育,我们需要培养出更多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高校有责任有义务以一流的工程教育为国家的发展输送更多一流的“大国工匠”,必须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模式和创新的举措积极开拓我国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作者系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主办单位:广州人才集团                     运营维护:广州南方人才资讯科技有限公司(job168.com)
粤ICP备202113274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84号